美东时间6月5日,特斯拉股价收盘大跌14.2%,市值一夜蒸发超1500亿美元,而这一暴跌背后,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决裂引发轩然大波。
马斯克(资料图)
这场决裂的导火索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于5月22日在美国众议院以215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惊险通过。其核心内容包括延长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大幅增加国防支出,为打击非法移民注入更多资金。为填补这些新增开支,法案新增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这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债务上限上调,同时计划削减约7000亿美元医疗补助计划支出,并要求地方政府分担部分原本由联邦政府承担的社会福利与行政支出。据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使美国目前约36.2万亿美元的国债规模再添约2.3万亿美元。
自法案通过以来,还在政府效率部任职的马斯克就多次表达批评,称其破坏了自己削减成本的努力,且将大幅增加预算赤字。待马斯克离开政府效率部后,对该法案的抨击更是火力升级,直言法案“令人作呕”。直至6月5日,马斯克转发特朗普在2012年、2013年批评共和党提高债务上限的推文,讽刺“大而美”法案中提高债务上限的计划,彻底点燃了与特朗普之间的战火。
特朗普迅速回应,表达对马斯克的失望,称马斯克了解“大而美”法案的内部运作,只因法案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才开始反对。马斯克则立即回击,称从未看过该法案,且法案是深夜迅速通过,几乎没有议员能仔细研读。当天下午,双方矛盾彻底激化,特朗普发文称“马斯克疯了”,并威胁取消马斯克相关企业的政府补贴和合同。马斯克不甘示弱,宣布旗下SpaceX的“龙”飞船退出美国载人航天活动,指责特朗普“忘恩负义”。几小时后,虽马斯克表示SpaceX不会让“龙”飞船退役,但又在社交媒体发起投票,询问网友是否应在美国创建“一个真正代表中间80%群体的新政党”。到了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3点左右,马斯克更是爆料特朗普涉嫌爱泼斯坦性犯罪案,称美国政府未公布相关档案。
马斯克(资料图)
回顾马斯克与特朗普曾经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在2024年特朗普竞选期间,马斯克不仅为其提供了高达近3亿美元的竞选资金,还利用自己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为特朗普积极造势。投桃报李,特朗普胜选后,迅速任命马斯克为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这一职位对马斯克意义非凡,他一直期望通过提升政府效率,为自己旗下的企业发展扫除障碍,此前他就深受民主党多重监管的困扰。
然而,好景不长。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改革之路困难重重。他原本计划将400多个联邦机构缩减至99个,并削减高达2万亿美元的政府开支。但在其130天的政治生涯中,除少数机构外,多数机构并未如他所愿瘦身。而且,他原本设定的为联邦政府节省2万亿美元的目标,离任时仅在名义上节省了1750亿美元。若算上裁减26万人的遣散费用,实际节省金额更是大幅缩水至350亿美元。
在这一过程中,马斯克忽视了华盛顿权力运行体制的强大惯性,也未能准确把握自己与特朗普在政治角色预期上的差异。特朗普期望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由自己一人主导决策的“忠诚政府”,而马斯克试图影响美国国税局长、NASA局长人事任命,在特朗普推动的政治议程中多次表达不同看法,这显然与特朗普的设想背道而驰。
马斯克(资料图)
此外,“大而美”法案中诸多条款对马斯克商业利益的冲击也是两人决裂的重要因素。例如,共和党人对绿色经济的质疑,使得法案取消了使用新能源车的强制令,这无疑给特斯拉的市场前景蒙上阴影。再加上此前马斯克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等人的争吵,被美国空军拒绝授予涉密权限,以及其支持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人选艾萨克曼的提名被白宫撤销等事件,马斯克逐渐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未得到足够回报,积怨日益加深。
如今,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决裂,不仅对两人自身产生重大影响,也引发了诸多连锁反应。特斯拉股价的暴跌,让马斯克的商业帝国遭受重创,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信心受挫。同时,这一事件也可能预示着硅谷资本与特朗普政府关系的微妙变化。此前,硅谷资本家们纷纷支持特朗普,期望规避不确定性并换取监管放松,但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如关税政策使美国互联网企业面临欧洲报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等,让他们逐渐意识到风险。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反目成仇,更是让硅谷资本开始重新审视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这对明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政治格局或许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