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已经逼近37万亿,比美国的GDP都高出不少,引发人们对它崩盘的担忧,各国纷纷抛售美债。
美国到底如何解决这个大雪球?大家都很好奇。
然而美国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找到新的“接盘侠”,这个“接盘侠”在18个月的时间就吃下了1.5万亿美债。
这个"接盘侠"不是英国,也不是日本,而是意想不到的稳定币。
美债最大“接盘侠”
截止到今年3月,美债已经达到36.6万亿,距离37万亿已经很快了。
要知道2024年美国的GDP虽然还是世界第一,高达27万亿美元,但是相比于越滚越大的“美债雪球”,这点GDP似乎也不够,大家都想看美国政府到底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美债到期足有7万亿美元,此前特朗普就为了这事焦虑不已,在社交平台上各种控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想让美联储降息。
只要美联储降息,那势必会推动之前的高息旧债的销量,而且新债发行之后美国政府要支付的利息也更少。
特朗普的这个算盘打得美联储听得很明白,但是就是不想照办,毕竟除了日本、英国、中国等排名前列的美债持有国,美联储也暗地里买了不少。
自己降息损害自己的利益,美联储自然是不愿意干,好在美联储找到了新的接盘侠,在18个月的时间就买了1.5万亿的美债。
原本大家以为这个接盘侠是刚超过中国跃升为第二大美债持有国的英国,但实际上不是。
它不是国家,也不是私企,而是虚拟货币——稳定币。
稳定币是什么?本质上和比特币没太大区别。
不过相比于比特币暴涨暴跌,让买它的人心情犹如过山车,稳定币就稳定多了,就跟爬坡一样升值慢,但是很稳定地在升值。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背后是有背书的,每一枚发行的稳定币背后都必须储备1美元或者购买1美元美债,市面上规模最大的USDT和USDC锚定的美元是1USDT/USDC≈1美元。
USD就是稳定币,后面的T/C代表的不同的发行公司,T是Tether公司,C是Circle公司,都是美国公司。
这是怎么玩的?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用1美元就能在这些发行稳定币的公司买到稳定币,然后用这些稳定币在币圈进行各种交易。
更简单点理解,这稳定币就像我们买的游戏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有了游戏币才能买各种装备或者皮肤。
那这稳定币和美债有什么关系?原本是没太大的关系,但是到5月19日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一项法案——《GENIUS法案》,就在明面上将稳定币和美债挂了钩。
这项法案规定:所有发行稳定币的商家都要以100%的美元、短期美债或者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
也就是说,你发行多少稳定币,就要储备同等价值的美金、流动资产,或者购买同等价值的短期美债。
储备的资产平均期限还不能超过93天,那些买了短期美债的商家就要不断买短期美债。
此外,还规定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稳定币要由美联储来控制,市值较少的就是州政府自己管。海外的发行商必须要在美国设立实体并且储备美元资产。
这就直接将稳定币与美元、美债挂钩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行商都是私人企业,和美国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如果破产了可不能找美国政府。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和直接买美债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直接去买美债,同样能获得利息。
但现实是美债已经滚到了36万亿,爆雷的风险太大,很多人都不愿意买了,所以美国才搞出了这么一出。
那这样人们为什么还要买稳定币?
自然是有利可图。
美国的“庞氏骗局”
稳定币在2014年开始出现,那时候比特币已经出现很久了,炒币的玩家也越来越多,为稳定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虽然稳定币的收益比比特币少,不能大起大落实那些炒币玩家想要的刺激,但也就是这份稳定让它成了币圈的硬通货。
币圈相当于一个虚拟世界,在那里没有国家之间的区别,大家都是一样的,稳定币和美元挂钩之后,稳定币就成了一种币圈的货币,人们可以用它来交易。
这样一来,除了那些专门炒币的人,一些聪明的、需要跨境支付的人也找到了新出路。
现实中跨境支付要通过各种手续、流程才能实现,不仅慢还要多花钱。但如果先买稳定币,再在币圈上交易,对方再以稳定币的方式提取,那会快很多。
因为少了很多审批的流程,也少了一些手续费。
此外,购买美债是需要一定门槛的,但是稳定币不用,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稳定币来实现炒股,而且它还比比特币稳定。
不过对于美国的这个法案,各国其实也看得很清楚,这实际上就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庞氏骗局”,目的就是巩固美元的霸权,转移美债的压力。
有数据统计,18个月以来稳定币发行商储备的美债已经高达1.5万亿,比中国和日本持有的美债量还多。
其中持有量最多的Tether公司和Circle公司,两公司占比加起来超过90%。
美国财政部通过专业测算,预计到2028年稳定币储备的美债将会达到2万亿美元,只要有人购买,美债就能继续发行,谅这些美国公司也不敢抛售美债,这就是美国政府通过法案的主要目的。
而且这还能让美国政府稳赚不赔,因为法案规定,稳定币破产后用户享有优先受偿权,但是系统性危机爆发时,责任应该归咎于发行商“管理不善”,和美国政府一点关系都没有。
既然追究不到它头上,那自然是利息越高,能吸引到越多人投入就越好,活脱脱的“庞氏骗局”。
当然美国的小心思并不难猜测,很多国家都开始在涉足稳定币,锚定自己本国或者地区的货币。
比如中国香港在5月21日就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界定稳定币的范畴,锚定港币发行稳定币。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涉足稳定币也是有优势的,早在去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推出稳定币沙盒计划,包括京东链科技、圆币创新、渣打银行等企业都已经进入。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想要通过稳定币来继续收割全球资产,巩固霸权,但是别人也同样可以效仿此法。
并且背后的逻辑大家都看懂之后,要选择美国公司发行的稳定币将会更慎重,毕竟背后的美国政府信誉正在逐步下降,哪天那些公司突然莫名其妙破产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信息:
界面新闻:忽然爆火的“稳定币”究竟是什么?跟美元、比特币有啥关系?|商业微史记
看看新闻:美国狂推“稳定币” 又一场“货币战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