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超6个基点,30年期突破5%。这场看似寻常的数据波动,实则暗藏着美国经济的巨大危机。36万亿美债濒临崩盘的阴云,正以令人窒息的速度笼罩全球金融市场,而特朗普急切喊话中国,试图在7天内打通通话渠道,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美元(资料图)
国际评级机构的一系列动作,早已为这场危机埋下伏笔。2011年,标准普尔率先打破沉默,下调美国信用评级;2023年,惠誉紧跟其后;而在2024年5月16日,穆迪也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1”,美国彻底失去三大评级机构的“AAA”顶级信用评级。穆迪直言,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和利息负担远超同类评级国家,财政赤字持续扩大,联邦政府债务高达36.2万亿美元,占GDP的124%,预计到2035年将升至134% ,2024财年赤字已达2.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6.4%。政府的利息支出更是成为沉重负担,政治功能障碍也严重影响债务偿付能力。
评级下调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瞬间引发金融市场的强烈震动。美股三大期指全面下跌,纳斯达克期货跌1.4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幅超1%,科技股首当其冲,特斯拉盘前跌超4%,英伟达下挫2.61%,苹果也下跌1.67%。债市同样一片狼藉,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国国债,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10年期收益率升至4.5%以上。美元也未能幸免,美元指数急挫0.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避险情绪让黄金成为资金避风港,COMEX黄金期货盘中涨幅超2%,现货黄金涨超1.5%。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美国金融界的巨头们也纷纷发出警告。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指出,白宫和美联储在财政支出和量化宽松方面的极端态度,迟早会让美国债务市场陷入危机。高盛集团总裁温泽恩也强调,美国不断攀升的政府债务已成为宏观经济的“最大风险”。这些来自行业内部的警示,绝非危言耸听。一旦美债崩溃,美国政府将陷入两难。提高税收难以快速筹集偿债资金,削减财政支持又会影响政府运转。更可怕的是,连锁反应将接踵而至,信用评级下调、全球抛售美债、外资加速逃离,一场“金融海啸”随时可能席卷而来。
面对如此困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表态却令人捉摸不透。6月1日,他乐观宣称美国永远不会债务违约,但上月初他还表示,若不暂停或取消债务上限,美国很可能在今年8月前耗尽借款权限。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不仅无法安抚市场,反而加剧了外界的担忧。
在美债危机愈演愈烈之际,特朗普迫切想要与中国对话的举动,引发外界诸多猜测。近年来,中国持续抛售美债,截至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减少至7654亿美元。而美国若想缓解财政压力,中国大量增持美债无疑是一条“捷径”。特朗普喊话想在7天内拨通中国电话,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也透露中美元首可能本周通话,但具体时间未定,且无法保证通话一定发生。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中美之间并非想对话就能顺利进行。尽管中美高层在日内瓦谈判取得一定进展,但双方在诸多问题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美国在90天关税暂缓期内,还对中国出台多项针对性限制措施,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停止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销售、撤销中国在美留学生签证等。在这种充满火药味的氛围下,中方对美方的通话请求保持谨慎态度也在情理之中。
36万亿美债的危机,不仅是美国自身的难题,更是全球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美国多年来凭借美元霸权以债养债,如今却走到了濒临崩盘的边缘。特朗普急于和中国对话,看似是为美国经济寻找出路,实则是想将自身危机转嫁。但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的中国,在重大问题上不会轻易妥协。这场美债危机最终将如何收场,特朗普的通话请求能否实现,中美关系又将走向何方,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或许,这场危机正是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开端,旧秩序的崩塌与新秩序的建立,正在这场风暴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