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这一局的博弈似乎真的失控了?今年七月初,印尼刚刚庆祝中国企业59亿投资的电池工厂开业,紧接着便与美国签订了340亿的矿产交易合同,这一系列操作无疑让越南因关税遭遇的困境显得更加痛苦。
我认为,在大国之间的角逐中,小国如同走在钢丝上,而技术掌握在手中才是他们真正的底牌。越南工贸部夜半时分悄悄删除了合作条款,这一策略尽显其高明之处,明显是将中国市场作为了备用选项。不料,一纸20%的关税猛然落下,使越南当即愣住,毕竟其对美国的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了三成,其命脉被紧紧掐住,最终只能屈膝求饶。
比起越南,印尼的策略显得更加精明,其在稀土和镍矿领域的举动可谓是一种投名状。然而,尽管280万吨的储量令人震惊,没有中国那一套成熟的提炼技术,最终不过是将石头堆积而已。江西的工厂经过数十年的巨额投资,才成功实现了99.999%纯度的分离线,这并不是签署协议就能轻易达成的事情。
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力度不小。对于印尼而言,32%的关税压在头上,340亿的巨大合同其实就是一笔“买路钱”。同时,美国向印尼施压,要求其小麦采购量提高35%,免费赠送镍矿开采权,更是直指电动车电池的关键技术,全球四分之一的镍储量都在印尼,特斯拉或许连做梦都在笑。
不过,美国本土稀土矿的复产成本高得惊人,尽管印尼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没有中国的提炼技术也是徒劳无功。最令人心痛的是这一切发生的时间节点。就在6月29日,中国投资的电池厂刚刚开业,48小时后印尼的部长便急急忙忙与美国洽谈稀土合作。印尼在刚获得59亿投资后,不久便将矿产的底牌交给了美国,未免显得过于急切。
相比之下,柬埔寨的境遇则更为惨淡。为了保住纺织厂的生计,柬埔寨被迫签订了失去讨价还价余地的协议。这盘棋局显而易见:越南急于妥协反而被美国加码,而印尼的立场摇摆不定,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稀土的真正底牌从未掌握在矿山之中,而在于江西那些复杂的分离塔里。曾几何时,美日欧投入千亿,试图建立替代产业链,十年过去却连门框都没摸到。如今想通过东南亚地区打破僵局?怕是连设备都生锈,无法提炼出符合标准的材料。归根到底,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别轻言接下镀金活。
印尼看似聪明的举动,实则把其技术与市场的长远利益全都押注于短期的自我保护之上。如果某天美国将其完全利用后再抛弃,回头去寻求中国的支援,那时59亿的投资关系早已如烟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