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抛出一项重磅贸易政策:自8月1日起,对所有巴西商品征收50%的关税。这一税率不仅远超美国近期对其他国家征收的20%-40%关税幅度,更创下特朗普政府单边关税政策的新高。消息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而巴西总统卢拉的强硬回应,则让这场贸易冲突有了更深刻的政治意涵。
面对美国的“关税炸弹”,卢拉政府当天即作出明确反击。卢拉总统在公开讲话中强调:“巴西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绝不会接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威胁与控制。”这一表态不仅否定了美国单方面施加经济压力的合法性,更直接划清了国家主权与外部干预的界限。
更令人瞩目的是巴西外交部的后续动作——直接退回特朗普的关税信函,理由是信件“具有冒犯性且包含事实错误”。这种外交上的“退货”行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极为罕见,却清晰传递出巴西对美方做法的强烈不满。
特朗普政府给出的加税理由经不起推敲。其声称美国对巴西存在贸易逆差,但巴西财政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过去15年间,美国对巴西的贸易顺差累计高达4100亿美元。巴西副总统兼贸易部长阿尔克明更直接指出:“美方毫无理由对巴西提高关税,在美国对巴西出口的产品中,80%都是零关税的。”数据与事实的双重打脸,暴露出美方贸易主张的虚伪性。
政治报复的动机在此次冲突中若隐若现。特朗普曾多次公开质疑卢拉政府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称其为“政治迫害”。博索纳罗因2022年败选后煽动支持者冲击国会,正面临多项法律追责,而特朗普在关税信函中竟明目张胆要求卢拉停止相关调查,这种公然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早已超出正常贸易争端的范畴。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关税战可能最先反噬美国自身。作为美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国,巴西提供了美国三分之一的咖啡和超过一半的橙汁。巴西橙汁行业协会执行董事伊比亚帕巴·内托警告,此举将“波及整个美国果汁行业,危及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最终伤害的可能是美国消费者的日常开支和本土产业链。
冲突的时机更显微妙——正值巴西主办金砖国家峰会期间。就在关税宣布前三天,特朗普还威胁要对支持金砖“反美政策”的国家额外征收10%关税。卢拉在峰会上的发言颇具深意:“世界已经变了,我们不要一个皇帝。”这句话不仅回应了美国的霸权行径,更道出了发展中国家追求平等国际秩序的共同心声。
面对贸易霸凌,巴西已做好全方位反制准备。卢拉宣布将依据《经济互惠法》对美国商品采取对等50%关税措施,同时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透露,政府正积极开拓中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23%,对东盟国家出口提升18%,多元化的贸易布局正在削弱美国单边制裁的效力。巴西政府预计,即便关税生效,2025年经济增速仍可达2.5%,整体影响有限。
从里约热内卢到新德里,从圣保罗到约翰内斯堡,全球南方国家正在用行动证明:单边霸凌的时代正在终结。当卢拉以“主权尊严”回应“关税炸弹”,当巴西用“退回信函”拒绝霸权指令,这场冲突已超越双边贸易范畴,成为新兴经济体集体觉醒的缩影。
正如卢拉所言:“也许将来某个时候我会跟他谈谈,但现在不会。”这种不卑不亢的姿态背后,是一个大国对平等对话的坚持,更是全球南方对多极化世界的期待。当越来越多的国家挺直腰杆,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终将失去往日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