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人士近期发表观点称:无论中国是否愿意面对现实,他们实际上已经在关税战中彻底落败,只有中国民众还在自我陶醉于虚假的胜利中。这番言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链条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美国已经完美实现了其战略目标——通过加征关税成功攫取了数千亿美元的额外财政收入。然而他们似乎刻意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2024年美国将有约9万亿美元国债集中到期。面对如此巨额的到期债务,美国政府不得不再次向美联储举债。但当前美联储设定的债务利率持续维持在历史高位,这意味着美国在关税战中获得的所谓战果,连支付美联储债务利息的零头都不够!更令人担忧的是,到2026年美国的债务利息负担将雪上加霜,届时美国政府是否还有底气重启2025年的关税战,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深入分析美国的债务结构更能说明问题。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逼近37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其中约28万亿为国内债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债务的绝大部分实际掌控在美联储手中,也就是被那些盘踞在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们所持有。华尔街内部的利益关系网复杂得令人咋舌——美联储、各大财团、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华尔街集团来统称这个利益共同体或许更为贴切。 这个神秘的华尔街集团如今将美国国债收益率推高至5%以上的危险区间。回溯历史,他们此前向美国政府提供的贷款利率都相对低廉,但2024年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债到期。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不得不以高得多的利率重新借贷近9万亿美元。到2026年,美国政府需要支付的债务利息很可能会呈现爆炸式增长,甚至可能翻倍! 那么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最终去了哪里?追踪资金流向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流入了被称为华尔街七姐妹的科技巨头口袋。观察这些企业令人瞠目结舌的市值——动辄2-4万亿美元的估值,七家公司的总市值几乎与美国GDP持平,这种畸形的经济现象难道不令人毛骨悚然吗?维持如此虚高的市值,正是华尔街金融大鳄们不断注资的结果,他们精心构筑这个资本泡沫,只为方便内部人士套现,将巨额财富中饱私囊。 那些认为美国已经赢得关税战的在美华裔,其判断依据正是建立在这种扭曲的金融游戏之上。毕竟数十年来,美国最擅长的就是把玩这种数字魔术。但总有一天,当美国不得不与某个大国兵戎相见时,他们会惊恐地发现:造船厂造不出战舰,军工厂产不出弹药,只有无数空壳公司像秃鹫般围着财政部索要资金。这些公司拿到拨款后,转头就来中国采购各种零部件,在某个隐蔽的角落完成组装后,再以美国制造的名义交货。看看美国近30年最重要的军工项目F-35战机吧,稍加调查就发现大量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这个事实难道还不够讽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