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10月14日,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工商联主办,“走出去”导航网承办,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支持的“对外经济合作政策与服务课堂暨‘京企海聚’民营企业出海沙龙”成功举办。活动聚焦企业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从最新政策解读到实用平台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出海攻略”。作为 2025 年北京市“走出去”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此次活动也是北京市商务局“市区联动、部门组队、资源共享、抱团服务”服务创新模式的落地,共吸引100 余名来自政府部门、商协会及企业的代表参会交流。
活动由“走出去”导航网辛福军主持
政策精准解读:从备案到统计,构建合规出海框架
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就对外劳务合作、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承包工程三大领域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
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二级调研员袁渤作分享
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李瑞作分享
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裴昂作分享
对外劳务合作方面,袁渤结合北京外航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劳务合作流程及申报平台实操演示,强调合规是外派业务的“生命线”。企业需严格遵循《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从资质审核、合同规范、外派人员管理、风险地区限制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李瑞系统介绍了境外投资备案流程、统计制度。他特别提醒企业注意月报、年报的填报节点,并详解“再投资”在备案与统计中的不同界定,避免操作误区。对外承包工程方面,裴昂聚焦项目分类管理与风险防控,指出企业需根据项目所在国风险等级办理备案或立项,并严格执行信息报告与使馆报到程序。他特别强调,在涉及高风险国家或10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时,企业应提前开展风险会商,做到“危地不往、乱地不去、危业不投”。
除了现场政策解读,北京市商务局还提供了《对外投资与合作主要政策参考》附件,方便企业后续反复学习。
出海正当时:民营企业成开拓国际市场“排头兵”
北京市工商联联络处处长戴维致辞
在政策框架之外,民营企业自身的活力与韧性同样是出海成功的关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我国“走出去”战略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北京市工商联联络处处长戴维表示,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外贸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出海不仅是政策鼓励的方向,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戴维援引海关总署最新数据称,今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额高达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已连续22个季度保持增长。他同时坦言,尽管北京民营经济在对外投资中活力强劲,但合规经营与资源对接仍是制约其发展的普遍难题。“企业出海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宏观政策引导,也需微观资源支撑。”此次活动正是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为此,他向出海企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懂规则,把政策作为“导航仪”。二是聚资源,靠平台充当“连接器”。三是强内功,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压舱石”。
平台赋能: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协同”
“走出去”导航网主管李鹏
为破解企业海外服务对接难问题,“走出去”导航网主管李鹏介绍了“京企海外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据他介绍,该平台集170余个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国别政策查询、境外风险预警等信息,引入金融、财税、法律等13个领域70余家专业机构,提供投融资、保函、保险等一站式服务,并实现商务部业务系统“一键直达”,协同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会后交流现场
本次课堂的成功举办,正是北京市“走出去”服务体系持续深化的最新注脚。据悉,北京市商务局自2019年起已连续七年打造“走出去”服务品牌,累计开展“中东出海推介”“境外知识产权布局”等超50场活动,形成了“推介会+课堂+沙龙”的三维服务体系。展望未来,这个日益完善的服务生态,将护航更多北京企业稳健“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