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日公开宣称,印度总理莫迪已向其承诺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全球地缘政治和能源领域的广泛关注。当前,印度大约三分之一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若特朗普所言属实,这不仅会影响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还可能重塑全球能源贸易格局。
更令人关注的是,特朗普在提到印度时,还明确表示,要迫使中国也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无疑将中国推向了能源博弈的风口浪尖。特朗普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透露,自己曾向印度表达不满,莫迪当时承诺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称这是一大步,虽然他承认印度不能立刻停止购买,但承诺会在短期内完成这一调整。
此言一出,印度国内立即掀起了舆论风暴。《印度时报》等媒体纷纷报道,称此事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暴。印度的网民一方面捍卫自己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权利,认为这是基于经济利益和印俄长期关系的合理选择,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质疑美国是在故意破坏印俄关系,甚至试图损害莫迪的声誉。
面对舆论压力,印度外交部几小时后作出回应,态度却十分模糊。声明中提到,印度作为重要的能源进口国,会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首要目标,进口政策也会随之调整,还表示会扩大从美国的能源采购。然而,关于是否承诺停购俄油,声明既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让外界更难判断印度的真实立场。
从实际数据来看,印度目前并未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印度政府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9月,俄罗斯仍是印度最大原油供应国,占比约34%。而在今年4月至9月期间,印度平均每天进口175万桶俄罗斯原油,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36%,虽然这一比例低于去年同期的40%。同期,印度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同比增长了6.8%,达到了21.3万桶/日,占印度原油进口量的4.3%。此外,印度炼油业内部人士透露,政府并未下令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部分炼油商正在逐步减少进口量,但这并非特朗普所说的“完全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早已采取行动以迫使印度就范。从2023年8月27日起,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50%的关税,使得美国对印度的总关税达到了50%,导致印度9月对美出口下降了12%。在这样的压力下,印度也在寻找妥协的空间。印度首席谈判代表阿格拉瓦最近表示,过去十年印度从美国的能源采购额已从250亿美元降至120至130亿美元,未来可提升至120亿至150亿美元,暗示印度愿意通过增加美国石油进口来换取美国放松关税限制。
对此,俄罗斯迅速作出回应,态度强硬且自信。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俄罗斯能源周”国际论坛上表示,美国的施压不会奏效,印度将继续从俄罗斯购买能源。俄罗斯驻印度大使丹尼斯·阿利波夫也补充道,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是平等、稳定和互利的,印度的石油进口决策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外界不应干预。他特别强调,俄罗斯石油对印度经济至关重要,印度不会轻易放弃这一稳定的能源来源。
除口头回应外,俄罗斯也在实际行动上加以巩固其能源出口。俄罗斯国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弗罗洛夫表示,即便印度减少进口俄罗斯石油,俄罗斯也有能力调整供应链,寻找新的市场,不会因此陷入困境。事实上,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量急剧增加,从几乎为零迅速飙升至占其原油进口量的35%至40%。这一战略让印度通过折扣价采购俄罗斯石油,节省了约170亿美元,这对印度经济至关重要。
在印度是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尚未明朗时,美国已将焦点转向了中国。特朗普明确表示,“必须让中国也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将中国列为下一个施压目标。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明确回应:中国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展正常的能源合作,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也是互利共赢的选择。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经济胁迫,严重破坏国际经贸规则,威胁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中国坚决反对。
实际上,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始终稳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企业表示,将继续按照合同执行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不会受到外部政治因素的干扰。中国还坚持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除了俄罗斯,还从沙特、伊朗、伊拉克、巴西等多个国家进口原油,并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这种多元化布局让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保持战略定力,确保能源安全。
此外,美国还在施压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2023年,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中,来自俄罗斯的约占9.3%。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合法权益,为全球能源安全和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