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5月22日发布公告,将于5月23日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此次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进行。本月MLF到期规模为1250亿元,实现净投放375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MLF,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大规模加量续作。
央行MLF操作的背景与意义
央行此次大规模MLF操作发生在降准释放万亿元流动性之后。5月7日,央行等部门推出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全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准后MLF继续大额加量续作,显示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这种操作不仅能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还能进一步增加银行信贷投放能力。通过增强资金供给,银行可更好满足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提高实体经济信贷融资可获得性。
从资金利率表现看,降准操作下市场流动性已持续改善。截至5月22日收盘,银行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报1.566%,较前一交易日下行0.49个基点。隔夜资金利率盘中最低下探至1.46%左右,显示市场流动性宽松态势不变。
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体系的调整
5月MLF大额加量续作可能意味着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将再度缩量续作,以满足商业银行对央行融资工具需求的结构性调整。4月MLF加量续作5000亿元,当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了5000亿元。
央行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引导MLF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基本定位,形成与其他工具各有侧重、又共同维护流动性充裕的立体工具架构。
综合5月降准及央行各类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操作,5月中长期流动性将处于大额净投放状态。这将为后期新投放信贷、新增社融提供重要支撑,存量社融和M2增速有望持续走高。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强调,下阶段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