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欧盟发布了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为强烈的制裁措施,瞬间将342艘油轮列入黑名单,数量比之前的153艘几乎翻了一倍。此次制裁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新增了混合制裁、人权制裁以及化学武器制裁等多重措施。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明确表示,俄罗斯若继续加大战争力度,欧盟的反击也将变得更加猛烈。
这些被制裁的油轮并非普通船只,而是俄罗斯影子舰队的核心力量。普京政府正是依赖这一神秘的船队,悄悄在全球各地运输石油:这些油轮通常是年久失修、故意关闭定位系统、频繁更换船旗,甚至伪装成其他船东,所有能够规避制裁的手段都被用尽了。更巧妙的是,它们还会在港口将俄罗斯的原油与其他合法货物混合,这样就能巧妙避开欧盟对石油价格设定的限制。
这次欧盟显然有了新策略,决定从根本上切断影子油轮的生存空间。任何港口若继续允许这些油轮停靠,任何买家若敢接收这些油轮的货物,都将面临制裁的风险。虽然一些大公司可能并不太在意,但多数国家显然没有胆量冒这个险,甚至连出售给印度的几百万桶石油,也必须重新核算交易方式。
事实上,西方国家早已知道这些影子油轮的存在,但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主要原因是全球石油供应每天达到1000万桶,任何先行行动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国际市场动荡,没人敢轻易开这个先例。直到去年下半年,美国和欧盟才逐步将这些油轮列入黑名单,但制裁的步伐仍然较为缓慢。如今,欧盟和美国几乎已经能够对整个影子油轮舰队进行制裁,预计涉及的油轮数量大约为400艘。
欧盟之前实施的石油价格上限措施虽有一定效果,但进展相对有限。2025年3月,俄罗斯的石油收入比2023年3月减少了13.7%,较2022年3月减少了20%以上。累计算下来,这一轮制裁让俄罗斯损失了约380亿美元的收入。然而,欧洲一直在追求“不被拖入全面对抗”的策略,俄罗斯自然抓住了这一点,利用了不少漏洞。
不过,这次欧盟的举措明显不同。除了加大对影子油轮的打击外,欧盟还瞄准了背后的资金来源。包括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内的几家重要石油运输公司也被列入制裁名单,意图彻底切断俄罗斯的资金链。
欧美政策的转变始于去年夏天。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上台后,立即带头加强对影子油轮的打击,并争取欧盟一同行动。去年年底,基尔·斯塔默甚至成功说服即将卸任的拜登总统对183艘油轮进行制裁,为俄罗斯带来了一次重创。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却在此事上搅局,呼吁乌克兰尽快与俄罗斯展开谈判。而俄罗斯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直接导致谈判破裂。令欧盟愤怒的是,特朗普竟然在谈判破裂后表示普京拒绝停火是“好事”,这一番言论彻底激怒了欧盟。紧接着,欧盟便出台了这一轮史无前例的制裁措施。
更为戏剧性的是,曾经在国际事务上态度温和的意大利,这次也展现了强硬姿态。据报道称,意大利政府准备为乌克兰提供400辆M113装甲运兵车,甚至还允许乌克兰使用自己的军事卫星,并可能部署能够拦截弹道导弹的SAMP/T远程防空系统。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向乌克兰提供了49辆艾布拉姆斯坦克。
有安全专家认为,特朗普退出推动和平进程的言论可能是一场胜利,但局势并非完全向有利的一方倾斜。特朗普决定不再支持美国的军事援助,这反而给了欧洲一个机会,使其可以不依赖美国,直接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如果欧洲决定大规模采购武器,特朗普能阻止吗?洛克希德和雷神等军火巨头显然不会答应。
还有一个潜在隐患就是星链。万一乌克兰决定发动反攻,马斯克是否会再度采取什么行动?例如上次乌军攻击黑海舰队时,就发生过星链系统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无法解决,依旧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不过,特朗普现在也不好随便破坏当前局势,毕竟美国和俄罗斯刚刚签署了矿产协议。
总的来说,欧盟现在显然表现得更加坚定。制裁已经落地,武器支持也已到位,连意大利都不再保持沉默。这一次,欧洲没有等待白宫的指示,而是主动出击。如果欧盟继续保持这种果断的姿态,或许有可能加速战争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