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散户投资者来说,最近感觉手里的账户像坐上了过山车,少了点刺激,多了几分心惊胆战。眼瞅着大盘在3500点附近晃悠,一副攻击停止的模样,不少人心里的小火苗都快被浇灭了。
更让人睡不踏实的是,这个周末,全球市场仿佛约好了一起“跳水”,欧美、亚太,绿油油一片,看得人心里直发毛。咱们大A股还没开盘,外围的“寒流”已经先来一波“心理按摩”。这感觉,就像考试前发现隔壁学霸都考砸了,自己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生怕周一开盘来个“开门黑”。
毕竟3500点这个位置,比起年初甚至更早的时候,已经悄悄爬高了一大截!虽然现在看着涨得“有气无力”,但咱的位置可不低啊。与其被短期的风吹草动吓得瑟瑟发抖,不如想想:这波震荡,是上行路上的“深呼吸”,还是真的要“掉头向下”?与其在恐慌中错失良机,不如稳住心态,看清方向,毕竟,投资这场长跑,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笑到最后。
其实,论在行情中看清方向,主要看得看行情发动机券商股这个关键点。而现在的券商股并没有出现涨停板或者诸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股出现持续大涨的时候,所以,现在或许还是要谨慎一些为好。
可眼下呢?环顾四周,券商股们大多还在“慢热”状态。别说集体冲锋的涨停潮了,就连那些平日里呼风唤雨的头部券商,也显得有些“温吞水”,缺乏持续上攻的狠劲和气势。这种“发动机”还没点着火、或者只是怠速运转的时刻,往往意味着主升浪的号角远未吹响。
但谨慎乐观些似乎更可能性,毕竟,如果这轮行情真是“牛”,那它也绝非往日的“复刻版”,而注定是一头更复杂、更克制的“结构性巨兽”。
想想看,当年全面牛市的剧本为何能上演?彼时市场“盘子”小,股票数量有限,资金洪流一涌入,很容易形成“水涨船高”的普涨奇观。可如今呢?想让所有股票齐步上涨,恐怕并不现实,也违背了成熟市场的规律。因此,那种“券商板块集体冲锋、遍地涨停”的经典牛市前奏,大概率已成为历史的回响,很难在今日重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希望熄灭。恰恰相反,我们更应关注一种“进化版”的信号——结构性行情下的券商“领舞者”。近期市场已有端倪:并非所有券商一窝蜂上涨,而是东吴证券、中银证券、华泰证券等个别标的率先发力,走出独立强劲的行情,而另一些券商则相对沉寂甚至走弱。这种“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分化,正是当前市场的常态与真相。
关键在于,只要券商板块内部仍有“尖子生”能持续走强,扛起进攻大旗,就足以证明市场的人气和做多动能并未消散。它们如同黑暗中的火炬手,不仅点燃了局部的热情,更向整个市场传递着“方向犹在、引擎未熄”的积极信号。这说明,资金仍在寻找价值洼地与成长机会,活跃的“结构性牛市”基因依然存在。因此,与其纠结于“全面牛”的幻影,不如紧盯这些“领舞者”的动向。它们的持续性,才是判断大市行情能否稳中有进、结构性机会能否延续的真正风向标。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