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球原油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供需博弈。OPEC + 计划通过多轮增产将油价压低至 60 美元 / 桶以下,叠加美国页岩油增产 80 万桶 / 日,全球原油供应量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然而,这一看似利好的消息却让化纤行业陷入两难境地 —— 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跌至 60~70 美元 / 桶区间,但化纤原料PX 裂解价差持续为负,比 2024 年同期恶化。这种矛盾现象的背后,是全球化纤产业链的深层结构性矛盾:上游原料价格下跌并未带来成本优势,反而因需求疲软和库存高企,进一步挤压了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更令人担忧的是,IEA 报告显示 2025 年全球化纤需求增速从 3.5% 下调至 2.1%,而中国 PTA 产能利用率已跌至 68%。面对这一局面,化纤企业究竟该如何破局?
油价暴跌,化纤原料成本线被击穿?
以浙江某大型 PX 生产企业为例,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 PX 业务亏损额达到 1.2 亿元,同比扩大 85%。该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 PX 的生产成本约为 850 美元 / 吨,而市场价格仅为 811 美元 / 吨,每吨亏损 39 美元。即使原油价格下跌,PX 的利润空间依然被压缩。” 更糟糕的是,PTA 期货市场的暴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开始低价抛售库存,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承压。
下游聚酯工厂的算盘彻底打不响?
聚酯工厂库存周转天数显著上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20 天。为了缓解库存压力,该工厂不得不降价促销,但即便如此,订单量依然未见明显回升。工厂负责人表示:“目前涤纶长丝的生产成本约为 7000 元 / 吨,而市场价格仅为 6800 元 / 吨,每吨亏损 200 元。即使原料价格下跌,我们也无法从中受益,因为市场需求太弱了。”
产能过剩遇上需求塌方,中小厂何去何从?
深层矛盾在于产能过剩遇上需求塌方。IEA 报告显示,2025 年全球化纤需求增速从 3.5% 下调至 2.1%,而中国 PTA 产能利用率已跌至 68%。桐昆股份的暴力解法是上马一体化装置,把 PX-PTA - 聚酯全链条成本砍到行业最低,但中小厂只能眼睁睁看着库存贬值。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的现实。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 PTA 行业 CR5(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 65%,而中小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 50%。
以福建某中小型 PTA 企业为例,该企业 2025 年第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 4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既没有资金上马一体化装置,也没有能力与大企业竞争市场份额。目前只能通过减产来缓解库存压力,但长期来看,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这种局面下,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考虑转型或退出市场。
来源| 网络
编辑| 化纤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