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宫频频传出消息称中美高层可能会举行通话,这一信息表明美国似乎迫切希望与中国展开对话。然而,当美国方面宣称中美高层将通话时,中方的一番话却给美国当头一棒。
在白宫多次发起对中国的制裁之际,又一面却急于与中国进行对话,这究竟是为何?其实,美国急需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面对“卡脖子”的困境,美国正急得喘不过气。
6月2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明确表示,特朗普可能会在本周与中国领导人通话。同时,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等多位官员也透露,中美两国元首有望进行通话。美国此番言论看似有理有据,但其实却毫无实质性依据。6月3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当记者询问此事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简洁明了地回答:“我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这短短一句话,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在没有看到美国作出实质性让步之前,不可能进行中美高层通话。
美国“政客新闻网”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频频宣扬中美将通话,一方面是为了掩盖美国当前的困境,试图借此施压中国;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不愿为此付出任何实质代价。
那么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困境究竟是什么,又想通过通话获得什么呢?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特朗普政府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向美国出口更多的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
中国手中的“稀土牌”,成为了与美国进行“关税战”时最有力的反制武器。特朗普政府多次表现出不满与愤怒,发布了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没有中国的稀土资源,美国真是急得无法喘息。
在5月12日中美达成日内瓦共识后,关税摩擦暂时得到缓解,但随即美国便收紧了对华芯片出口,甚至撤销了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将政治问题与经济、文化交流联系在一起。特朗普政府还指责中国未及时恢复稀土出口。更有报道指出,美国商务部于5月28日暂停向中国商飞销售产品和技术,同时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芯片。
据悉,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动正是为了回应中国对美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美国想通过技术制裁将这种压力传递给中国,以迫使中国让步。然而,这种做法显得相当天真。中国同样希望让美国感受到“卡脖子”带来的困境。
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的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企业、半导体公司和军事承包商等多个行业。稀土原料如今已成为从汽车、无人机到机器人、导弹等多种高科技产品的必需品。
美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向特朗普政府发出警告,称若稀土供应短缺,工厂可能会面临停产。印度和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也有类似的担忧。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在6月3日表示,如果不尽快解决稀土问题,德国的汽车生产可能会受到严重延误甚至中断。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近70%。而且中国在稀土的开采和分离技术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这是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西方国家根本无法找到替代者。
美国汽车制造商为了应对稀土短缺问题,甚至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尚未组装的零件运往中国,完成需要稀土的工序后再运回美国。虽然这种方式会增加大量的运输和时间成本,但总比停工强。如果美国继续与中国对抗而无法获得稀土资源,美国企业可能只能采取这种代价高昂的解决办法。
如此一来,特朗普政府大力推动的“制造业回流”计划,可能会因无法获得稀土资源而被迫“流出去”,这无疑是对特朗普政府的一大讽刺。
尽管中美尚未就关税问题达成任何协议,当前的“休战”局面依然存在,但可以预见的是,面对中国手中的“稀土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许最终会成为一个笑话。
中国一直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经贸摩擦。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展开合作,但美国却总是以政治手段压制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有力措施,捍卫自身利益。
同时,我们也不是不希望美国能改过自新。我们多次呼吁美国与中国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纠正其错误做法。但美国有做出回应吗?既然美国无视我们的呼声,对中国抱有极大的敌意,那我们就只能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扼住美国的咽喉,让它清楚地认识到,“卡脖子”这一招,并不只是美国能玩得起,我们同样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