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4月9日报道,美国在经贸等方面对中国无端发难后,中方迅速亮剑。这一事件引发全球关注,背后是复杂的大国博弈。
贸易(资料图)
美国近来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动作不断升级。在贸易领域,宣布对众多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涉及品类广泛,从工业制成品到日常消费品,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施压,扰乱中国经济发展节奏。在科技方面,持续出台芯片出口管制政策,联合盟友限制高端芯片及相关技术向中国出口,妄图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阻碍中国高科技产业进步。甚至在人文交流层面,毫无理由地撤销大量中国留学生签证,严重破坏两国正常的教育交流秩序。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方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相应关税,涉及农产品、能源产品等美国优势出口领域,直击美国相关产业要害。同时,将多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等。这一系列举措合理合法,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手段。
在众多反制措施中,稀土领域的动作格外引人瞩目。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在现代工业体系中作用关键。在电子信息产业,稀土是制造芯片、显示屏等核心零部件的必备材料,5G通信基站的建设、智能手机的制造都离不开它;在新能源领域,稀土用于制造高性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对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意义重大;军事方面,精确制导武器、卫星导航系统、隐身战机等先进装备的研发和生产,稀土同样不可或缺。
贸易(资料图)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拥有丰富的稀土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相当高的比例。在开采环节,中国掌握先进高效的开采技术,保障稳定供应。在稀土加工方面,技术领先全球,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纯度的稀土产品,完成全球大部分的稀土资源加工,全球众多国家对中国稀土加工产品依赖程度极高。
反观美国,在稀土领域短板明显。虽然拥有一定稀土自然储备,但多为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的矿种。国内稀土开采行业发展滞后,相关工程师数量稀缺,难以支撑大规模开采作业。构建完整的稀土供应链面临重重挑战,从开采到加工再到应用,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短期内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中国进口稀土及相关产品。
中方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犹如一记重锤,直击美国要害。美国高科技制造业因稀土供应受限,面临原材料短缺困境,部分企业生产被迫放缓甚至停滞。军事方面,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进度受阻,一些依赖稀土的关键零部件生产陷入僵局,对美国军事现代化进程造成冲击。
贸易(资料图)
在外交舞台上,中美围绕稀土和贸易问题展开激烈交锋。美国企图在国际舆论场抹黑中国,将自身困境归咎于中国的反制措施;中方则有理有据地阐明立场,强调自身行动的正当性,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理解与支持。同时,中方始终秉持开放态度,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但前提是平等、尊重与互利。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对话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双方应正视彼此利益诉求,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在全球化时代,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通过理性对话与合作,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