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记者从广东金融监管局获悉,广东金融监管局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引领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在推动广东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勇挑大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周亮)6月30日,记者从广东金融监管局获悉,广东金融监管局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引领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在推动广东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勇挑大梁。
制造业贷款规模超3万亿元
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制造业转型升级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广东金融监管局积极落实制造强省建设部署,为传统产业转型优化、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有力支持。
从“量”的增长来看,广东银行业持续为企业输血蓄力。广东辖内银行制造业贷款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相关贷款规模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7.13%。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占制造业贷款比重56.08%;信用贷款余额8690亿元,占比约三成,为企业提供门槛更低、期限更长的资金支持。
从“点”上发力,广东银行业助力构筑产业新支柱。围绕新产业新需求,广东辖内银行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76万亿元,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9.1%、22.3%、19.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8500亿元,全力支持广东实施工业投资跃升计划。
从“质”上提升,广东银行业赋能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广东金融监管局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企业发展阶段特点、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积极开发产品、优化服务。广东银行业采取内部资金价格优惠,制定差异化利率,向制造业企业合理让利、降低融资成本,新发放制造业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65个BP。支持企业生产绿色转型,广东辖内主要银行绿色生产贷款余额超3800亿元,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超1.2万亿元。
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明显
广东有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广东金融监管局以服务企业、成就企业为出发点,多举措、全周期支持企业强筋健体,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扎牢根基。
广东落实融资协调机制,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广东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发改委制定全省小微协调机制“1+3+3”制度体系,在省级、20个地市、122个区县全覆盖成立工作专班,指导银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发放贷款41.63万户、1.32万亿元。截至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3%;1-5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35个BP。
提升出口保障水平,广东金融监管局护航外贸企业扬帆出海。广东保险业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关税保证保险等特色险种作用,统筹提供一揽子保险方案。2025年1-4月,广东辖内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4200亿元,服务企业超3.1万家,同比增长超五成。关税保证保险累计服务企业超250家,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6.5亿元。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金融服务,落地全国首单航空公司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贸易保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