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ETF榜出炉:港股医药飙涨58%,光伏ETF集体重挫超11%
创始人
2025-07-04 04:05:49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见习记者 栗鹏菲 北京报道

2025年上半年ETF业绩榜单呈现罕见“冰火两重天”格局。Wind数据显示,在宏观经济转型与产业周期轮动的双重作用下,创新药与光伏两大赛道遭遇截然相反的命运——港股创新药ETF以超58%的涨幅傲视群雄,而中证光伏产业ETF则集体深陷超11%的下跌泥潭。

这场资本迁徙绝非偶然。当生物医药板块在政策东风与技术突破中高歌猛进时,曾经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正经历产能出清的阵痛期。资金流向的剧烈分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层博弈。

医药赛道强势领跑,港股创新药成最大赢家

涨幅前十的ETF榜单几乎被医药主题“霸屏”,且高度聚焦于港股通创新药及生物科技领域,展现出资金对医药创新领域的强烈追捧。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58.77%的涨幅傲视群雄,规模达78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领涨王”。紧随其后的是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均超过57%。值得注意的是,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虽然规模庞大,达到134.24亿元,但仍录得57.12%的高增长,显示出大资金对港股创新药板块的深度参与。

生物科技子赛道同样表现抢眼,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和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涨幅均超过51%。综合来看,涨幅榜前十的门槛高达51%,资金对港股医药创新领域的追捧热度可见一斑。

传统能源与光伏遭遇寒流,板块ETF集体沉沦

与涨幅榜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跌幅榜的“寒意逼人”,煤炭与光伏产业ETF成为“重灾区”,集体遭遇深度回调。

国泰中证煤炭ETF下跌12.28%,位列跌幅榜首,凸显出传统能源板块面临的压力。光伏产业ETF更是“全军覆没”,跌幅榜第4至第10名清一色为光伏主题ETF,包括平安中证光伏产业ETF、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鹏华中证光伏产业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华安中证光伏产业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跌幅均超过11%。其中,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规模近百亿,达到99.84亿元,但仍未能抵御下跌趋势,跌幅达11.21%,反映出光伏产业整体面临的调整压力。

此外,华宝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下跌12.13%,成为跌幅榜中唯一的非能源类品种,显示部分科技子领域也面临着一定的市场压力。

市场分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市场呈现的极致分化,是资本市场对产业趋势变化最敏锐的响应。这种“冰火两重天”格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策与产业背景。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家医保局、卫健委等多部门对创新药发展高度重视,近期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研发到支付全链条给予创新药产业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舞台上的表现也日益亮眼。广发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郑恺团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国药企在海外市场的License-out交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现出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全球竞争力。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交易结构的升级,从早期的小分子药物授权转向ADC、双抗、siRNA等前沿技术平台输出;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恒瑞、康诺亚等头部企业多次与默沙东、诺华等跨国巨头达成重磅合作;商业模式的创新,如2024年兴起的NewCo模式,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实现风险共担和深度绑定。

与之相对,传统能源与光伏板块ETF的深度回调,则映射了产业周期调整的现实困境。近日,高盛下调全球光伏行业的产能出清拐点预期,认为可能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原因包括产能退出需要经历2—3年的财务亏损压力测试;需求增长与产能消化存在时间差;技术、政策、贸易环境等变量调整缓慢等。该机构认为,高成本产能预计在2025年开始大规模退出,但完全出清需持续到2026年。

在汇添富中证基金经理赖中立看来,当前光伏产业表观产能约为市场需求的两倍。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行业全环节均处于亏损状态,行业底部特征明显,但行业内企业前几年有较多留存收益,价格战预计还将持续。长期而言,在产业链价格下移的过程中,随着各环节产能错配,新技术扩张环节、量增价稳的逆变器与储能环节、光伏玻璃等处于周期底部有望恢复。

展望后市,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基金经理刘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国创新药市场潜力巨大。在需求端,人均医疗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且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催生相关领域的创新药需求;在产业端,港股创新药板块加速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研究转化成果时间逐步缩短,发展空间广阔。随着AI研发应用深化、投入产出比提升及前期积累释放,港股创新药板块或迎来收获期。

东方证券在《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投资价值分析》研究报告中认为,港股创新药公司仍将引领行业继续高歌猛进。其核心原因在于,第一,经过前期持续研发投入,港股创新药公司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处于全球前列的爆款品种,潜在价值巨大;第二,随着商业化产品销售收入不断累积,创新药公司正在迎来收入和利润端的高速增长,部分港股龙头公司有望率先实现盈利;第三,港股的18A政策(即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通过18A规则上市)使其拥有了众多具有特色的稀缺标的,这些公司的成长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整体快速发展。

华宝基金则表示,长期来看,创新药是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其价值难以用一两年的跨度进行衡量。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行业底层发展逻辑提供更多可选方案,而企业盈利拐点验证的是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同时,华宝基金也强调,投资者需区分“主题炒作”与“价值成长”,警惕短期涨幅透支未来现金流的标的。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税突发!特朗普最新预告! 关税大消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会在今日(7月4日)起向各国发出信件,具体说明有关国家货物进入美国...
公募基金半年度业绩出炉,北交所... 2025年半年已过,公募基金的半年业绩也新鲜出炉,上半年公募基金交出了比较亮眼的成绩单,在所有公募基...
原创 四...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美国拉拢日本、澳大利亚、...
秉扬科技:7月3日融资买入13...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秉扬科技(836675)融资买入137.77万元,融资偿还57.78万元,融...
芭薇股份董秘单楠是董事长女婿?...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许小婧/文 近期,芭薇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据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和净利润...
纳指科技:7月3日融资买入4....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纳指科技(159509)融资买入4.94亿元,融资偿还5.61亿元,融资净卖...
原创 一... 我国居民存款现状:真相远比数据更复杂 截止2023年10月末,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高达287.28万亿...
紫金矿业:7月3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紫金矿业(601899)融资买入2.03亿元,融资偿还2.77亿元,融资净卖...
小米YU7磁吸纸巾盒169元惹... 近日,与小米YU7同款配色的Xiaomi Life车载磁吸纸巾盒价位引发网友关注。 7月4日,“小米...
北新路桥:7月3日融券卖出21...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北新路桥(002307)融资买入494.96万元,融资偿还709.81万元,...
上证指数ETF:7月3日融资买...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上证指数ETF(510210)融资买入1180.64万元,融资偿还1404....
强劲就业数据降低美联储提前降息... 美国强劲的就业数据缓解了美联储在本月底降息的压力,黄金价格随之下跌。 黄金价格在当天大部分时间窄幅波...
富国基金于洋二度“清仓式”卸任... 近日,富国基金发布的两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在业内引发波澜。公告显示,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因“个人原因”...
小米YU7投诉量炸了!雷军优雅...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张】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我说小米仪仗队能不能先停停别吹了。YU7...
离境退税新政直达旅客 税务干部用英文为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游客讲解政策。 孙晓夏 摄 近日,厦门市税务局联合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举...
夏日运动消费市场爆发:安踏携手... 渐渐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降低大众对户外运动的热情,运动消费也成为今年夏日经济中一抹亮色,诸多运动品牌也逐...
工业化预制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的... 随着建筑行业对品质、效率和环保的更高要求,工业化预制的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成为幕墙材料的革新代表。这种...
洛阳一景区有游客被洪水冲走失联...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7月3日中午12时许,有网友发视频求助称,自己的弟弟在洛阳白云山景区白云人家酒店...
贝尔生物60岁女董事长邵育晓控... 瑞财经 刘治颖 6月30日,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尔生物)北交所IPO获受理,保...
冲击4万亿美元,英伟达距离成为...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当地时间7月3日,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股价表现亮眼,盘中一度涨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