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动成为常态的资本市场,潮起潮落的短期排名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唯有穿越周期的长跑能力,才能彰显一家资管机构在投资回报上的真实底色。2025年上半年已经结束,审视基金行业中期业绩表现,其整体正收益占比较高,但主题赛道和规模特征对收益影响突出。
整体而言,2025上半年公募基金基本呈现“权益领涨、固收托底”的格局。主动权益基金凭借医药、北交所主题打了一场“翻身仗”,但分化加剧也凸显了选基重要性;固收类产品在规模扩容中更注重稳健,货基、短债及“固收+”成为资金避风港。像华夏基金、中欧基金这种市场上少数在股债两大核心领域均位列行业前三的基金公司,其综合能力在此格局下得以体现。
Wind数据显示,在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约76%~80%实现正收益,平均净值增长率约5.35%,跑赢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其中,冠军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年内收益达89.15%,该只基金主要重仓了当下比较火热的港股创新药。除此之外,上半年全市场业绩排名前四的产品中,还有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2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分别达到了81.59%和71.92%。
尽管行业整体由港股创新药和北交所主题主导,有些基金公司仍然凭借均衡配置与深度选股,在主流赛道中依旧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例如,中欧基金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和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两只产品。由于紧紧抓住了AI与高端制造的投资机会,两只产品在近1年同类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一名和前1%;中欧融恒平衡混合C则聚焦价值股与红利资产,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3位,同样以绝对优势领跑。
从近五年维度来看,金元顺安基金以138.43%的收益率居首,其明星产品金元顺安元启近五年收益达289.57%。中欧基金的中欧价值智选回报混合A在近5年同类排名中则位居第二,但拉长时间来看,该只基金在近7年同类排名中已跃居第一位,凸显出公司长期投资回报优势。
从近十年维度来看,13家大型公募近十年平均收益134.16%,其中在体现长期制胜能力的“近十年权益类大型基金公司绝对收益榜”上,财通基金以279.3%的平均收益率位居榜首,中欧基金则高居TOP2,成为TOP3中唯一连续十年稳居前列的机构。
固收投资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其长期稳健的回报能力更为至关重要。
在固收类产品中,2025年上半年新发债券基金规模2469.98亿元,占比46.95%,较2024年同期的81.24%显著下滑,但规模占比仍较高。从业绩来看,头部基金公司中的光大保德信基金、鹏华基金、广发基金等固收业绩表现突出,例如黄波管理的光大中高等级债,近一年、两年、三年业绩均位列普通债券型基金第一名;鹏华丰融定开债、可转债A等产品7年期收益超60%。
长期来看,中欧基金近10年长期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排名则比较靠前,位列TOP3。该公司旗下7只固收类产品跻身同类前10%。例如,中欧诚悦债券A近1年同类排名前3%,中欧瑾泰债券A近1年同类排名前5%,中欧瑾泰债券A近3年同类排名前4%,中欧兴利债券A近7年同类排名前5%。其中,中欧诚悦债券A在2024年全年收益率达8.04%,近一年收益率为5.19%。据了解,该产品的核心策略在于久期与杠杆的动态平衡,团队预判2025年债市将延续“震荡下行”趋势,重点通过信用精研和波段交易增厚收益。
“长跑健将”的本质,是从不依赖单次冲刺的惊艳,而在于每一步的坚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基金公司更应凭借扎实的投研功底和坚定的长期视角,持续为投资者创造穿越周期的稳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