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买即退秒到账!免签+退税 “中国游”带火“中国购”
为投资中国打造更优税收环境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从球场新热力到商圈新活力,看一粒足球如何踢出“赛事经济”新效力
《即买即退秒到账!免签+退税 “中国游”带火“中国购”》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扩容至47个国家,境外旅客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游”也带火了“中国购”。
从本月起,离境退税政策实施地新增大连市和湖北省。随着政策实施向更多地区延伸,为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在大连的一家商场内,来自俄罗斯的游客塔吉娅娜正在品茶,她想买一些茶叶带回俄罗斯送给家人和朋友。
这家商场刚刚启动了离境退税业务,外国游客购物后可以到商场内的“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办理退税手续,现场就能拿到退税现金。
俄罗斯游客 塔吉娅娜:刚才我们品尝了中国的茶叶,非常喜欢,正好赶上了退税的优惠政策,我们感到很幸运。
按照当地的政策,境外旅客取得购物发票并在《离境退税申请单》上签字后,用手机扫描“即买即退”二维码,上传身份证件、退税申请单、发票,录入信用卡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事项后,就可以获得退税款。不少外国游客拿到退税现金后准备继续“买买买”。
俄罗斯游客 玛丽娜:我们想把省下来的钱买一些海参。
目前,大连市共有5家综合商场、40多个品牌商户开展离境退税业务。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优化退税商店的布局,提升境外旅客的消费体验。
大连市商务局副局长 翟瑞光:在大型的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酒店等境外旅客集聚地增设退税商店,为境外的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即买即退消费场景。同时,提高离境退税本地产品的比重,我们将对全市国货潮品、老字号、文创等商品进行全面梳理,择优选入退税商店,让更多境外游客有大连好物可选。
同样,湖北也在这两天启用了全省首批57户离境退税商店,覆盖武汉、宜昌、恩施、黄冈等8个市州,进一步便利外国游客“购”湖北。
波兰游客 维娜:我不仅买了电子产品,还买了一些衣服和手工艺品。我想离境退税政策会吸引更多外国顾客购买中国商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旅客从武汉口岸入境,人次同比增长30.31%,总消费同比增长37.84%。随着离境退税政策在湖北落地实施,入境消费将进一步扩大。
优化退税政策 入境游流量变消费增量
在各项政策利好的带动下,多地离境退税业务保持高增长势头。为了让旅游流量更好地转化为消费增量,各地也在进一步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丰富退税商品供给、优化退税办理流程。
近日,上海创新打造“即买即退+便捷支付”场景,支持境外旅客使用电子支付办理退税。
在黄浦区的一个商圈内,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游客哈迪亚万购买化妆品后,在“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使用“碰一下”功能,退税款即刻就打到了他的支付宝账户。
印度尼西亚游客 哈迪亚万:退税款可以很便捷地回到我们的账户,这是一种很棒的方式,完全不用使用任何现金。
目前,上海黄浦区的各大重点商圈已开设了6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并率先推出了电子退付方式,让外国游客体验“即买即退、资金秒达”的瞬时退税服务。
韩国游客:这种方式真的很方便,让我们更容易拿到退税款。
眼下,上海正在持续扩大入境消费,推出夜生活节、国际邮轮节等特色活动,并与苏浙皖共签入境游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力争实现2025—2027年长三角入境过夜游客年均增长10%。而从“上海游”到“上海购”,上海的离境退税服务也在升级完善。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刘敏:我们出台本市优化离境退税服务的行动方案,在上海的重点商圈,力争离境退税服务的商店基本全覆盖。同时,还要拓展到文博场馆、旅游景点、酒店、文化场所、体育赛场,都要增设离境退税服务的商店。
作为境外旅客“中国购”的“心头好”,国产手机、智能手表、无人机等产品的销量持续增长。深圳的华强北最近新增了一批离境退税商店,智感满满的科技产品备受外国人青睐。
加拿大游客 艾利克斯:我想入手一个超广角镜头,可能还想配个滤镜。我知道会有一部分退税款,这确实会刺激我多买一些。
为了进一步发挥口岸资源优势,近日,深圳新增设了2个离境退税口岸,已开通的离境退税口岸已达5个,成为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的城市,满足外国游客就近办理离境退税的需求。
接下来,深圳将在全市推广“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创新“预审快退”“扫码即退”“电子退付”等数字化退税服务,不断提升外国游客的通关效率和退税体验。
深圳市商务局市场建设处三级调研员 邱敏钊:政策的红利直接推动了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电子品类产品的销售表现尤为突出。今年上半年,深圳退税业务延续强劲增长态势,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2倍和4.3倍。
文创“圈粉” 激发入境消费新活力
随着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境外旅客消费热情持续高涨。今年暑期,四川各地的博物馆外籍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文博”热的同时,文创产品也在激发入境消费新活力。
三星堆盲盒、神鸟冰箱贴、面具咖啡杯、袖珍款青铜神树,在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博物新馆的离境退税商店内,上百款以三星堆文物为设计原型的文创产品实力“圈粉”老外,外国游客在这里“买买买”不停。
美国游客 乔丹:这些纪念品看起来很酷,我们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样东西,就是那个青铜神树冰箱贴。看到这些文创产品能让人想起这次旅行,这本身就很有意思。
美国游客 特雷:各种各样的黄金制品文创,太酷了,非常独特,它们看起来和馆内展出的文物一模一样。
今年以来,三星堆博物馆上新文创产品超300款,目前馆内共有1600多款退税商品供外国游客选购。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店店员 周妮:境外旅客在我们的商店购买200元以上的商品,就可以在我们的商店办理离境退税。
美国游客 伊西多尔:政策很棒,会有很多外国顾客想来这里购物。
而同样“圈粉”老外的成都川菜博物馆,不仅可以让外国游客下厨体验川菜制作,馆内的文创店在近期还申请成了离境退税商店,川菜调料、熊猫系列筷子等200多种四川特色产品,深受外国人喜爱。
美国游客 奎因·盖茨: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陶器和陶瓷工艺品,它们真的太好看了。
美国游客 克里斯汀·鲍德温:我现在非常喜欢去茶楼喝茶,并且品尝不一样的茶叶。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开幕在即,成都作为四川离境退税的集聚区,正推动建设9个“即买即退”示范点,外国游客在世运会特许商店内购买吉祥物“蜀宝”“锦仔”等世运周边产品,消费满200元即可享受即买即退服务。
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下,四川离境退税业务保持高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四川离境退税销售额、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均突破200%,其中“即买即退”商店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为投资中国打造更优税收环境》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近日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公告,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境外投资者当年的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准予向以后结转。
“为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我国持续优化税收优惠政策。2018年,我国对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境内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的适用范围,由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扩大至所有非禁止外商投资的项目和领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此次出台的新政策节省了企业的税收成本,将促进境外投资者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实现境外投资者与我国经济发展双赢,也有利于营造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的品牌。
享受该政策需要同时满足相关条件。比如,境外投资者分得的利润属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分配的留存收益而形成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境内直接投资,包括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增资、新建、股权收购等权益性投资,但不包括新增、转增、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除外)。在境外投资者境内再投资期限内,被投资企业从事的产业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所列的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同时,境外投资者境内再投资需连续持有至少5年(60个月)以上。境外投资者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的利润以现金形式支付的,相关款项从利润分配企业的账户直接转入被投资企业或股权转让方账户,在直接投资前不得在境内外其他账户周转;境外投资者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的利润以实物、有价证券等非现金形式支付的,相关资产所有权直接从利润分配企业转入被投资企业或股权转让方,在直接投资前不得由其他企业、个人代为持有或临时持有。
“这一政策有助于减轻境外投资者持续投资境内相关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负担,多渠道培养‘耐心资本’。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28年12月31日,同时允许当年不足的部分向后结转。”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这些规定更好考虑了境外投资者的需求,有助于境外投资者持续分享中国企业成长的红利。
公告明确,境外投资者在投资满5年(60个月)后收回享受税收抵免政策的全部或部分直接投资的,其收回投资对应的境内居民企业分配利润,应在收回投资后7日内向利润分配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补缴递延的税款,再投资税收抵免结转余额可抵减其应纳税款。
境外投资者在投资不满5年(60个月)时收回享受税收抵免政策的全部或部分直接投资的,其收回投资对应的境内居民企业分配利润视为不符合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境外投资者除按前款规定补缴递延的税款外,还应按比例减少境外投资者可享受的税收抵免额度。如境外投资者已使用税收抵免额度超过调整后抵免额度的,境外投资者应在收回投资后7日内补缴超出部分税款。“这说明此次政策更鼓励长期投资,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李旭红认为。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从球场新热力到商圈新活力,看一粒足球如何踢出“赛事经济”新效力》
一场足球赛能点燃多少经济火花?
从门票秒空到周边爆单
从深夜食堂到商圈流量
从球场新热力到商圈新活力
这不仅是体育的狂欢,也是一条产业链的“破门得分”
更是“赛事经济”新效力的典型场景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持续进行中,火热的赛事掀起观赛热潮。如何让泼天的赛事“流量”变文旅消费“增量”?场内精彩对决,场外文旅联动,各地“文旅整活”迅速跟进,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实现了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多元“场景消费”的跃升。
6月28日,人们在泰州市海陵区桃园景区游玩(无人机照片)。
据悉,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泰州队主场比赛期间,联赛各场次比赛购票观众和客场球队城市市民,均可享受泰州48家旅游景区免费入园、免费品尝泰州早茶,以及停车、住宿、购物等多项优惠。新华社发(汤德宏 摄)
南京、苏州等地开设“球迷专列”,方便球迷出行;多地将单一的免景区门票扩展到旅游、餐饮、住宿、演艺领域。据了解,通过推出“苏超观赛+文化体验”套票,游客人均消费增长近3倍。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在“苏超”第4轮比赛中,6个主场城市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淮安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宿迁增长67%。“苏超”正在变成整个江苏的推介引流大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今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明确,到2025年,中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地方文旅产业的双向赋能。从去年的“村超”“村BA”,到今年的“苏超”,特色体育赛事正在帮助更多旅游目的地“出圈”,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上一篇:大连万达商管被冻结2亿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