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金砖国家机制的崛起,暴露出西方在全球话语权上的衰落趋势——全球南方国家正从国际舞台的边缘逐步迈向全球治理的核心地带,这一进程已不容逆转。
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强硬威胁:任何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结盟的国家,都将被额外征收10%的关税,"无一例外"。这一表态被视为美国对金砖机制正式摊牌的信号,其背后的逻辑与影响值得深入剖析。
首先需明确,"反美政策"的界定存在模糊空间。若一国主动将美国视为"敌人",自然可归为此类;但若美国率先对伊朗、朝鲜等国发动侵略,甚至将导弹射入他国领土,金砖国家对此提出批评,是否也算"反美政策"?显然,美国对"反美"的定义具有主观性与工具性。正如其此前通过"反犹主义法案"随意定义他国政策,未来完全可能以"反美主义"为借口打压异己。例如本次金砖11国峰会,便公开批评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扭曲贸易、违反世贸规则",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这恰恰成为美国指控金砖"反美"的由头。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非新招,而是延续其一贯的"关税武器化"策略。其核心目的在于孤立金砖国家,迫使其他国家远离这一合作机制。然而,就在特朗普宣布此消息前,金砖国家刚刚在巴西召开扩员后的首次峰会,11个成员国与10个观察员国共同参会,并顺利通过联合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总理莫迪此次一反常态,未像以往那样阻挠声明通过,而是投下赞成票——这一罕见举动,折射出美国高压政策下,印度作为"全球南方"一员的战略转向:通过背靠金砖机制,应对美国的关税施压。甚至,印度已威胁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以反制美方的单边措施。
当前,特朗普政府对全球秩序的破坏,恰恰为中国领衔的金砖国家提供了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契机。其关税威胁的本质,是美元霸权保卫战的缩影。金砖国家推动的本币结算机制与"金砖币"构想,直接冲击石油美元体系——要知道,俄罗斯、伊朗等成员国控制着全球40%的原油产量,若全面脱离美元结算,美国通过"货币潮汐"收割全球的能力将被大幅削弱。美国将金砖机制贴上"反美"标签,实则是忌惮其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核心平台。
但关税作为"武器",从来都是双刃剑。它在打击对手的同时,也会反噬美国自身经济,加速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形成。金砖国家峰会的顺利推进与印度的态度转变,已释放明确信号:全球南方正以更团结的姿态,应对单边主义挑战,而美国的霸权手段,或将催生新的国际平衡。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