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只发起式基金未过三年之坎 清盘高发为何反成布局热土
创始人
2025-07-16 13:19:56
0

从“播种”到“割肉”,发起式基金为何总是难越三年之坎?

今年以来,“以小博大”的发起式基金逐渐暴露生存困境。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年内有43只发起式产品因三年期满规模未达2亿元而被动清盘,数量创同期历史纪录。这些产品多具鲜明赛道特征,因成立于板块高点而业绩承压,平均跌幅达18.65%。

尽管清盘高发,发起式基金仍是布局重点。这引发两大疑问:其一,“到期即清盘”产品收取的管理费能抵运营与千万级资金占用成本吗?其二,明知“突围”艰难、成本高企,基金公司为何仍将这“赔本买卖”视为重要布局手段?

“三年之坎”清盘潮涌

7月15日,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正式进入清算程序,并停止收取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基金销售服务费等费用。这是一只成立于2022年7月7日的发起式FOF产品,因基金资产净值不足要求而触发自动清盘条件。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的规模仅有0.28亿元,运营近三年仅比成立时增加了不到1800万元。

所谓发起式基金,即无视200户有效认购户数、2亿元募集规模的最低成立门槛,但3年后未达到2亿元便步入清盘的产品。过去,这类基金由机构发起,因强调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而获得投资者拥护。而在此前市场低迷阶段,多家基金公司将其作为布局的“权宜之计”,希望“先播种子、后谋发展”,但现实中“以小博大”难度远超预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一共有135只基金产品(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步入清盘。在这之中,发起式产品多达51只,其中因规模难破“生死线”而清盘的有43只,数量刷新同期历史新高。

整体而言,这些产品大多具有比较显著的赛道型特征,如医药和新能源等方向。过去三年,这些热门赛道持续调整,这些成立于市场高点的产品业绩自然也难言乐观,甚至不少沦为了“几毛基”。

以新能源赛道为例,成立于2022年4月的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A,成立初期净值一度涨至1.41元,但随着板块回落,其业绩大幅回撤,最终运营三年的累计回报为-53.43%,清算时复权单位净值为0.47元。此外,宝盈新能源产业、万家新能源主题、长城新能源等多只产品亦呈现类似轨迹。

相似的剧情也在医疗保健板块上演。如鑫元健康产业成立于2022年1月,当时医药板块仍在相对高点,随后便一路颠簸向下。截至今年1月18日,鑫元健康产业A累计回报为-22.45%,净值也停留在0.78元。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富荣医药健康、华安创新医药锐选量化等产品也面临相似困境。

业绩是影响基金规模的直接因素。从成立到清算的三年时间内,这些发起式产品的平均跌幅为18.65%,近半数跌超20%。在仅有的8只业绩为正的产品中,最高者财通资管通达未来6个月持有A的累计回报为10.07%。

“在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新基金本身突围就难,加上3年‘生死线’压力,加剧了清盘风险。”沪上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产品成立时点市场不佳,或者产品策略缺乏独特吸引力,尤其是如果三年内业绩表现平庸甚至落后,很难在短期内吸引足够外部资金。

布局逻辑与生存挑战

尽管发起式基金已成为基金清盘的“高发区”,但其仍是基金公司的重要布局手段。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计算,自2022年起,发起式产品每年的发行数量已经超过300只,2023年达到404只,其中不乏基金公司“全额包揽”的“0户购”产品。

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仍有178只发起式产品成立,还有多只发起式基金正处于发行期或是即将发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独特的产品设计,这类基金“迷你基”的身份或将伴随其整个生命周期。

在此背景下,一个现实问题浮出水面:当基金公司需自掏腰包并承担日常运营成本时,那些“到期即清盘”的发起式基金,其收取的管理费能否覆盖相关支出?

从年内清盘的发起式产品数据看,35只有近三年业绩记录的产品中,三年累计管理费均不足300万元,其中14只甚至低于10万元。以6月清盘的东财品质生活优选为例,该基金在2022年至2024年的管理费分别为11.06万元、23.75万元、15.57万元,合计仅为50.38万元。

“迷你基金一年的固定成本就大概10万元了,这还不包括投研等方面的费用,所以通常是不能覆盖运营成本的。不过这里更主要的其实是资金占用成本。”华南一位基金人士解释道,因需“垫付”资金,所以实际上基金公司并不愿意采用发起式来布局产品,如果采用了这种模式,通常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既然“突围”难度大、后续存活概率低,要“自掏腰包”还可能“夭折”,基金公司为何明知难为而为之?

对此,一位来自有相关布局的中大型市场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发起式基金的成立条件相对宽松是核心原因之一。“市场上有不少发起式产品可能是基金公司为了布局细分赛道,想让产品快速成立,赶上当下市场热度而设立的。”

该市场部人士补充道:“还有一种情况是,基金公司可能在口碑和品牌效应不突出的情况下,正常通过渠道的募集新发成立有2亿元门槛,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和困难。而发起式基金相对容易成立,也成为基金公司想培养新基金经理的一种方式。”

业内受访人士也有类似观点。前述沪上基金投研人士认为,发起式基金的核心价值在于“孵化”功能。他告诉第一财经,发起式基金为基金公司提供了在规模要求相对宽松的条件下,布局新领域(如细分行业、另类策略、创新工具)、培育新基金经理或尝试新投资理念的宝贵机会,对于有潜力但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的基金经理或策略,提供一个“孵化”平台。

“相比普通基金,发起式基金成立流程相对更快捷,便于基金公司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该沪上人士说。

从过往案例看,发起式基金并非全无生机,部分产品确实通过业绩与持续营销实现了“逆袭”。例如2023年5月成立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其成立至今的累计回报为82.35%,一季度规模已经超过115亿元,早已远远跨过2亿元规模的及格线。

而2022年成立银华数字经济A、东方红医疗升级A、中欧碳中和A等产品规模已超过10亿元,顺利度过三年“生死大考”。但更多发起式基金仍面临严峻考验。截至7月15日,目前还有183只发起式产品将在今年运作期届满三年,其中有98只的规模尚不足2亿元。

其中,泰康先进材料、申万菱信国证2000增强、国泰智享科技1个月滚动、国泰君安价值精选、创金合信增福稳健养老一年持有等多只产品已在本月发出了清盘预警的相关公告。这也意味着,留给这些产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雷能涨2.18%,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7日,新雷能涨2.18%,成交额1.76亿元,换手率3.01%,总...
广发基金刘杰旗下广发中证香港创... 证券之星消息,7月18日广发基金旗下刘杰管理的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QDII)公布...
DeepSeek掉不下神坛 文|蓝媒汇 DeepSeek的明星光环,似乎黯淡不少。 日前,市场上有数据显示,相比较春节期间的高...
期价短期预计震荡偏强 多晶硅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晓菲)7月17日日间盘,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收涨,其中多晶硅主力合约...
降息后,悉尼这些区房价暴涨!看... 随着利率下调增强了借贷能力,澳洲买家们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价格亲民的热门区和 高端区。 最新PropTr...
优蓝国际纳斯达克上市,市值2.... 优蓝国际成功登陆纳斯达克,Youlife新篇章正式开启 近日,专注于蓝领终身服务的优蓝国际(Youl...
白银狂飙!年内跑赢黄金,价格创...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喧嚣中,白银价格的走势成为2025年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截至7月14日,伦敦银现...
特朗普,紧急发声!美股突变! 美股昨夜集体拉升,盘中一度出现跳水。此前,有消息传出特朗普可能将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过,特朗普最...
14家银行直接点名,集体 “划... 近日,深圳地区多家银行集体发布声明,表示与当地一家名为“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金融街高级餐厅笑迎平民客 今年初,林燕飞敏锐地发现,金融街的很多白领到店吃饭的时间从此前的中午十一点推迟到了十一点半。偶尔提前...
长三角国创中心首个海外产业概念... 长三角国创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近日,由长三角国创中心牵头并联合地方政府和园区,与澳大利亚新南...
2025中国短剧行业发展现状商... 今天分享的是:2025中国短剧行业发展现状商业模式及出海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共计:21页 2025中国...
迈出关键一步!这家券商聘任新财... 近日,天风证券迎来高管变更,公司聘任汪洋为新任财务总监。在此前长达一年半的空缺期里,这一职位暂由公司...
中国创新与突破50强榜单出炉:... 日前,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发布“2025中国创新与突破50强榜单”。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
雷军带王传福参观小米工厂 今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小米汽车工厂,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和比亚迪CEO王传福会面。有网友调侃称担心...
OpenAI表示将采用谷歌云服...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抵达艾伦公司太阳谷峰会的一处会馆时,接受媒...
流量红利来了!企业加快布局酒类...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 文/图)电商平台的“外卖大战”让酒类即时零售的话题也备受关注。1919、华致...
八马茶业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 四度冲击资本市场的茶叶巨头八马茶业再次站在上市的十字路口。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一则...
小米辟谣:雷军《飞驰人生3》海... 日前,网上流传一张名为《飞驰人生3》的电影海报,海报显示雷军为领衔主演,雷军身后是小米SU7。 对此...
成都推出首批适老家居消费新场景 “形式很新颖,逛着也方便!”7月16日,枣子巷附近居民龙先生购买了一台腰椎治疗仪。但不同于往常,龙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