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消息,据多家媒体报道,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最新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6%,而华为同期销售额同比增长17.6%。
图源:IC
华为的逆势增长得益于其在高端市场的突破性表现。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以1250万部出货量重返国内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18.1%,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尽管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微降3.4%,但降幅显著低于行业整体4%的下滑速度,凸显其抗风险能力。
与华为形成对比的是,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多重挑战。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二季度苹果销售额同比下降1.6%,而IDC统计其出货量同比下滑9%,市场份额降至13.7%。尽管苹果通过多次降价促销试图刺激需求,但效果有限。
技术创新滞后成核心痛点。行业分析师指出,苹果iPhone仍依赖“挤牙膏式”升级,AI功能因数据合规问题未在中国落地,快充、影像等硬件配置也被国产厂商超越。例如,华为Pura 70系列支持200倍变焦与AI实时修图,而iPhone 16系列仅升级至4800万像素主摄,创新力度不足导致用户换机周期延长。
供应链调整加剧成本压力。苹果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2.3%,连续七个季度负增长。为规避关税风险,苹果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越南,但中国供应链仍承担其60%以上的订单。分析认为,全球贸易摩擦与本土品牌崛起,正削弱苹果的议价能力与利润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技术驱动”新阶段。华为凭借折叠屏与AI生态的领先优势,有望持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苹果则需加快AI功能落地与产品形态创新,否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当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单纯依靠品牌溢价和价格调整已难以维系增长。”证券日报援引分析师观点称,“未来三年,折叠屏渗透率或突破30%,AI大模型将重新定义手机交互逻辑,能否在这两大领域建立技术壁垒,将决定厂商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