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一本特劳特的《定位》曾启蒙了众多中国企业经营者。“怕上火,喝王老吉”作为本土化战略定位第一例,更助力定位理论火遍全国。
但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谁会关注战略定位那么高大上的事呢?总觉得那是大公司要做的,何况动辄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导入定位的价格,让中小企业也觉得高不可攀。
然而近年来,笔者却看到了一批中小企业因导入定位而逆风飞扬的案例:
牛羊油脂制皂企业红卫日化业绩增长20多倍;
厦门华最灌溉设备科技公司销售同比增长近30%;
山东博苑医药化学股份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近30%;
万邑通(上海)海外仓,业绩从20亿元增长到80亿元;
南宁君成包装有限公司的载象抗压纸箱年销售额由7000万增长到4个亿;
山东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零添加腐竹,年销售额从1.5亿元增长到6.7亿元;
陕西天利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从行业前十逆势挤进前三,年销售额达5.7亿;
广东富乡来蛋鸡养殖户,两年多时间的销售额从近1000万元增长到4000万元。
……
以上企业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在市场如此严酷的当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增长,是真的吗?
我也是经营企业的,觉得能活着都极其不易,尤其中小企业,在痛苦煎熬中还有多少敢奢望增长。我能接触到这些案例,因为它们来自广州昆仑定位咨询公司,该公司创始人是我的邻居,叫向光宁。
所谓战略定位,就是定好方向、选好赛道,让品牌在顾客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这样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
无论企业大小,无论TO B、TO C还是TO G,都需要清晰的战略定位,否则就等于射击瞄不准,无头苍蝇到处飞,会造成很大浪费和损失。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还是用一些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豆黄金品牌的腐竹产品
山东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老板叫张京宝,从小家里非常穷,后来靠捡破烂谋生,捡成了当地首富,人称“破烂大王”。他因女儿爱吃腐竹吃到牙齿松动,意外发现了腐竹的市场机会,所以再次创业,想打造“中国豆制品第一品牌”。
经过长期研究,他终于突破了技术壁垒,生产出的腐竹无豆腥味、无嘌呤、不含防腐剂,好处很多,但不知道该主打哪个?而且生产腐竹的小作坊多如牛毛,很多以次充好,造成品牌认知模糊,产品卖不起价,不知该如何突围。
为此公司内部多次开会讨论,老板自己也看书琢磨,曾找过两个品牌策划公司咨询,花了160多万元,还曾接纳建议,把产品定位成“天然鲜腐竹”,想出了广告语“让13亿中国人远离毒腐竹!”还广招经销商、开专卖店,给市场郑重承诺:“如检测出有害物质奖励10万元”,可以说想尽种种办法,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迷茫中接触到昆仑定位公司后,咨询团队给他们做调研,然后一起分析,到底选哪个定位能让企业成为客户心智的首选?是将豆黄金定位为补充高蛋白质、提升免疫力的食品,还是因为卵磷脂高而定位为能够提升脑力的食品,抑或适用应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的食品?
多个选择,让他们犹豫不决。
咨询师按照价值分析三角形模型,先做价值列表,对腐竹品类价值进行深度分析,从产品功能、物理特性、心智认知三大维度提炼出了38个价值点;再做价值排序,根据腐竹重度消费人群对食用腐竹时关注的价值点进行全面分析,并按照价值点重要性进行科学排序;最后做价值选择——结合竞争对手分析,建议企业选择“0添加”作为战略差异化,做到与对手不同,成为顾客首选。
结合这样的定位,广告语自然就呼之欲出:豆黄金0添加腐竹,只有大豆和水,其他没有了。
有了精准定位,再做营销4P落地,形成无缝衔接,所谓集中兵力攻其一点,如同钉子般扎进人心,形成心智认知,实现差异化竞争。
张老板执行力超强,很快把定位方案全面落地,居然立竿见影,过去的年销售额一直徘徊在1.7亿元,落地一年多就增长到3.7亿,如今年销售额达到6.7亿元,成为腐竹品类的“隐形冠军”。
如今全国百强餐饮企业有80%都成为他们的客户,直播平台包括李佳琦、东方甄选都主动找他们,帮他们带货。
案例二:载象抗压纸箱
广西南宁的君成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创始人叫鲍成松,早年什么纸箱都做,来者不拒,结果跟同行一样,营业额上去了,利润率却下来了。
而且研发生产方向不清晰,重复开发开模,仓库大量积压,造成巨大浪费;总想做所有人的生意,缺少精准客群定位,客户忠诚度不高,流失率高达45%;业绩5年一直停滞在每年7000万元左右,企业陷入了方向性迷茫。
昆仑定位在给君成公司做微咨询的过程中,经过调研分析,给他们改了品牌名,原来叫“吉利华”,现改为“载象”,把他们的纸箱产品定位成“新一代抗压纸箱开创者”,并设计了一个视觉锤:纸箱上站了个大象,广告语叫“载象抗压纸箱,可站一吨大象”。他们原来的广告语叫“质量放心 服务贴心”,被昆仑定位笑为“正确的废话”。
确实焕然一新!一眼就知道纸箱的特性是抗压的。
而且应用场景也聚焦为五个:抗压工业纸箱、抗压水果纸箱、抗压医药纸箱、抗压食品纸箱和抗压快递纸箱。
产品研发上也下了功夫,找科研院校一起研发出抗压纸箱从选材、设计、处理、工艺、流程、仓储等一整套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能达到抗压品质。
在内部管理上,围绕抗压定位,进行了销售模式改变、企业文化升级、延长服务时间、打造“过硬”队伍等一系列改革,可谓认识统一,众志成城,力出一孔,大大提高了效率。
案例三:“富乡来”的鲜鸡蛋
从广州出发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了肇庆市高要区,转县道,抵达大湾镇,再转乡道来到古西村,沿着田间小道崎岖前行几公里,终于来到我们心中的传奇蛋鸡场——广东省富乡来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乡来”)。
看起来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蛋鸡场,位居偏僻田野,简易建筑,棚房鸡场。这种严重同质化的农副产品,在短短2年多时间,业绩从不到1000万元激增到4000万元,简直神了。
朴素而干练的鸡场老板罗远君说,2022年6月他参加了昆仑战略定位班在广州两天一夜的课程后,想到自己从2011年办鸡场以来,居然连个品牌名都没有,都是靠口碑、价低、服务好、踏踏实实经营,虽然业绩也有增长,但很难突破瓶颈,贷款扩建鸡场后更是倍感压力。于是跟夫人反复商量,要请专家帮忙做战略定位。
咨询师经过两个月的研究,考虑到富乡来主要客户就是肇庆市周边的商超、生鲜店,于是给出了定位方案——就是主打“鲜”,定位成“鲜鸡蛋”,而且配上广告语“从鸡场到卖场只需1小时”“鸡在身边,蛋更新鲜”。
罗远君执行力很强,拿到方案回去就立马实施,更换了内外包装,“鲜鸡蛋”醒目地突出出来,广告语也附上。奇迹渐渐就发生了,鸡蛋出货越来越多,主动要货的也越来越多了。
加上他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定位前后陆续拿到了很多资质、证书、荣誉等,给品牌做了很好的背书。接着电视台也来采访了,先是区电视台,然后是肇庆市的,再就是省的,甚至连央视也来采访了。好事接踵而来,进入了良性循环。
产销两旺,公司效益好了,他不仅个人生活大大改善,而且积极投入研发,比如给鸡喂中药“补品”,调理蛋鸡身体,增强免疫力。他们的富硒无抗鸡蛋在安全、营养、口感等方面都远超普通鸡蛋,富乡来“乡养”品牌鸡蛋也入选了“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远销大湾区,供不应求。
案例四:冬己麦芽糖夹心饼干
网红爆款产品往往时间不长,有的甚至只是昙花一现。可是有一款网红饼干——冬己麦芽糖夹心饼干,却持续畅销7年,依然被追捧,年销售额3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小饼干。
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网红饼干出自广东偏远的揭阳市,老板熊春林则是一位生长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湖南籍外地人,当年学化学、教化学出身,只身从外地到这边创业。
“冬己是韩国的IP,我们觉得跟产品调性匹配,所以就用了它。”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王老吉那样的商标版权之争,熊春林下血本买断了“冬己”的版权。
“多亏2021年去昆仑定位学习,让我能聚焦在麦芽糖夹心饼干这个小赛道。”熊春林感叹道。当年他遇到过好几个机会,比如农业土壤改良项目,广东省农科院、华农大专家都找好了,毛利率特别高,基本就决定要上了。原打算两头都干。但昆仑的老师劝他放弃,觉得夹心饼干更有机会,建议他要聚焦。
熊春林回到公司反复考虑,终于接受了老师建议,断然放弃了土壤改造项目和其他一些看似很有诱惑的项目,专注在麦芽糖夹心饼干这里。
他告诉我们,现在苦恼的是竞争对手渐渐掉队了,包括大厂在内,几番竞争下来,哪怕是降价,也无法撼动冬己麦芽糖夹心饼干的地位,对手干脆就不做了。
本来是大好事,可也带来新的烦恼——只有独家叫卖的声量反倒小了,对饼干品类的推广是不利的。没有竞争对手,居然成为烦恼,听起来简直有点凡尔赛!
回想起来,要是前几年不放弃土壤项目,如今就会陷入现金流危机,因为那是个政府项目,如今政府资金紧张,一定会“殃及”给政府服务的企业。战略定位咨询的价值就在这里,该放弃就要放弃,聚焦在自身有优势的赛道,成为第一,才是正道。
看到这些鲜活的案例,我打内心替他们高兴——他们找到了市场竞争逆势增长的钥匙,起点就是战略定位。
昆仑定位公司成立6年来已经培训学员12万人,做过定位微咨询的近千家。昆仑定位背后的咨询师,则是当年“王老吉”品牌幕后的操盘手——成美咨询。
中国的中小企业,截至2024年底已突破6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能活起来,中国经济就有希望!
中小企业不可能都花几十万元做微咨询,但都可以借助定位思维,看看自己的企业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战略定位,并通过在独特的价值利益点上的挖掘、耕耘,在消费者端建立鲜明的品牌认知,提升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