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MBA微金
私域SaaS赛道最激烈的资本对局,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随着微信月活用户突破14亿,一个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领域正在快速崛起。近日,港交所披露了一家特殊企业的招股书——它的创始人是一位85后的中科大学霸,曾是腾讯顶级技术专家,却在事业巅峰期选择离职,投身于当时还略显小众的私域工具赛道。这家公司既非互联网巨头的分拆业务,也不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代表,而是从“知识付费工具”起步的小鹅通。
创始人鲍春健的创业故事堪称典型的技术人转型样本。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后,他加入腾讯并工作9年,晋升至T4专家工程师级别,这是腾讯技术序列中的最高等级。2015年,他离开腾讯开始首次创业,但第一个项目“工作帮”仅运营7个月就宣告失败,500万元启动资金消耗殆尽。
在最困难的时期,鲍春健团队不得不靠接外包项目维持生存。转机出现在2016年,经投资人介绍,财经作家吴晓波找到他们,希望开发一款音频付费和会员管理系统。团队仅用一个半月就交付了完整产品,这次合作不仅帮助吴晓波频道打开了知识付费的局面,也让鲍春健看到了标准化产品的巨大潜力。
2016年底,小鹅通正式成立。从最初的知识付费工具起步,公司逐步扩展到企业私域运营的全链路服务。资本迅速关注到这个团队的特殊潜力,累计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超12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IDG资本、高瓴资本等顶级机构。其中腾讯两次入股,持股16.82%成为最大机构股东,而鲍春健通过控股平台持有44.92%的投票权,保持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小鹅通的崛起与腾讯生态有着深度绑定。不仅腾讯是其最大外部股东,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小鹅通向腾讯采购云端资源的比例高达40%以上。这种深度合作带来了显著协同效应,让小鹅通能够深度理解微信生态的流量规则和接口政策,这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优势。
财务数据显示,小鹅通营收从2022年的2.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2%。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达到6631万元,成为SaaS赛道中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2024年,小鹅通促成的交易GMV突破百亿元,业务覆盖零售、教育、健身等多个行业。
然而迅猛发展的背后也存在隐忧。公司对腾讯生态的高度依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带来了短期红利,但也可能限制其在其他平台(如抖音、快手)的扩展能力。同时,公司的流动资产净额长期为负,截至2025年6月底,流动负债高达24.18亿元,而现金及等价物仅1.33亿元。
合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2023年,小鹅通曾因平台上的商户存在虚假宣传问题而受到处罚,暴露出其在平台生态治理方面的不足。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如何平衡增长与合规将成为重要课题。
小鹅通的IPO可视为中国私域SaaS行业的一次大考。它证明了这个赛道的巨大潜力——即使从外包团队起步,也能成长为准独角兽企业;同时也暴露了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包括生态依赖、盈利困难和合规风险。
对鲍春健而言,从腾讯T4专家到上市公司创始人,十年创业历程充满了跌宕起伏。如今,他正带领小鹅通向“港股私域第一股”发起冲击,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上市之旅,更是整个私域经济从萌芽到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资本市场审视下,小鹅通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依托腾讯生态成长,更具备独立发展的持续竞争力。毕竟,资本市场的掌声终会过去,只有真正为客户创造持续价值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