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能对房地产走势作出准确预测的人并不多,李嘉诚就属于其中之一。早在2018年,他就对未来五年的楼市给出前瞻性判断,提醒大家要警惕:“房价将经历一次大洗牌,投机者需要谨慎。”当时市场正处于疯狂阶段,房价不断上涨,炒房热情高涨,许多人对这番话嗤之以鼻,觉得这位香港首富像是在“老糊涂”。
如今站在2025年的视角回望,这一预言显得颇为精准。全国百城二手房价已持续下跌超过三十个月,国内房价的整体跌幅也超过了三成。即使是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价也自2021年最高点的每平米九万多元,跌至如今的六万多元一线,累计跌幅接近三分之一。这一轮下挫让不少曾经寄望靠涨价致富的炒房者损失惨重,也让他们后悔当初对李嘉诚的忠告充耳不闻。
事实上,房价的回落对于仅以自住为目的的一套房刚需家庭影响并不大。但对于手握两套房或以上的家庭来说,未来很可能会遇到以下四种结果:
第一,房屋市值继续缩水
往日投机买房的热潮如今多已遭遇挫折。以往在上海静安区投资的一位名为郑斌的投资案例为例,四年前他用四百万元买下的一套“老破小”如今市值只有约256万元,跌幅超过三成,连首付都可能回不来。未来几年,地方房价仍有下探空间,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价格或将出现进一步下跌。因此,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要格外谨慎。
第二,持有成本持续上升
多套房的持有成本将成为持续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物价稳步上涨带来物业费、取暖费、电梯费以及维修基金等各项费用的上涨;有炒房者算过账,自己两套房的月度物业费、维修基金和电梯费合计大约需要两千五百元左右。另一方面,房产税的扩围在未来几年将逐步落地,预计对持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形成更明显的成本上升压力。一些业内人士甚至推算,房产税率若达到1.2%左右,百万元房产每年需缴纳的税额就达一万二千元上下,成为不小的负担。
第三,靠“以租养贷”越来越难实现
不少人将多余房产出租以实现“以租养贷”的初衷,但在现实操作中,这一方式也在逐步遇冷。若房所在的多为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和租房市场供大于求将使出租难度增大;若房源集中于大城市,政府大规模推出保障房和廉租房,部分需求被分流,外来人口减少,租金水平也易走低,租金收益难以覆盖贷款压力。
第四,房产的流动性日益下降
与价格的波动相比,房产的变现能力也在减弱。市场变得更加观望,交易周期拉长,买卖双方的议价空间增大,灵活处置资产的难度明显提升,导致在短时间内将房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变弱,资产的应急性也随之下降。
总体而言,这一轮市场波动再次提醒我们,投资须保持冷静、分散风险、脚踏实地。对普通家庭来说,一套房的风险远小于多套房所带来的综合压力,而对于拥有多套房的人来说,务必建立稳健的财务规划和风险预案,以适应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愿你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始终保持清晰的头脑,稳健前行,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在变化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的方向,收获安定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