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0余年勘探开发,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非但没有陷入老油田的“衰退宿命”,反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萨尔图老区采收率达42%,跻身中国石油同类油藏开发第一梯队;中国石油首座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1.8亿千瓦时;低碳生产建设方案于2024年被中国石油命名为吉林“红岗模式”,2025年入选中国石油集团模范集体。这座“甲子油田”为何能持续“走红”?答案藏在“观念红”“产量红”“土地红”三大核心实践中。
岗位员工巡检大平台。 徐丹 摄
观念红
效益优先战宿命
20世纪70年代初,伴着吉林油田“七〇”会战的激昂号角,红岗油田应运而生。
作为吉林油田开发的第二个油田,它从诞生之初便自带“奋斗基因”,一路披荆斩棘书写辉煌:曾5次被石油部、中国石油评为“高效开发油田”,不仅树立为小型油田高产稳产的标杆,更成为全国低渗透油田开发领域的经典样板。
然而,伴随着开发历程的延续,红岗油田也逐步陷入了老油田效益稳产难、开发成本高的宿命:未动用资源品质差难以效益动用,稳产支撑能力愈发不足。“十三五”以来,红岗采油厂年产原油由50万吨快速下降到40万吨,导致完全成本大幅增加。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大50等新区块高效建产,基本实现了40万吨稳产。但SEC储量逐年下降所带来的折旧折耗始终居高不下。同时,承泻区、泄洪区、内涝区并存,使得运行成本控降难度很大。”红岗采油厂厂长刘殿峰坦言,这样的一个数字,让领导班子夜不能寐,也成为全厂员工共同牵挂的心头事——如何突围逆境、实现盈亏平衡?
关键时刻,红岗采油厂以“观念一转天地宽”的魄力破局。他们敏锐地抓住中国石油“各油气田以采油厂为单元编制低碳生产建设方案”的政策契机,迅速落实上级指令,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在各参战团队的协同攻坚下,成功跻身中国石油首批低碳、融合发展采油厂行列,“红岗模式”就此扬帆起航。
这一模式以效益优先为核心准则,深度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围绕源荷互动、电热耦合、降碳增绿构建发展体系,通过油、气、热同采释放传统能源潜力,借助风、光、储、调并用注入绿色动能,最终实现“两个最低”与“两个最高”——油、气、煤等化石燃料占比最低、综合碳排放最低,综合电气化率最高、绿能占比最高。其目标清晰明确:为传统能源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我们预期通过节能瘦身、系统优化、新能源替代等深度改造,实现年运行成本硬下降,桶油运行费有效控制,储采真正平衡。”采油厂副厂长曹立东高兴地说。“红岗模式”让整个运行系统或“瘦身”或“健身”,筋骨强、质效增。
产量红
油田未老奔新生
产量,是油田“端牢能源饭碗”的根本,更是红岗油田永葆生机的核心底气。在新能源业务尚处探索起步、未完全站稳脚跟的阶段,传统油气产量仍是支撑效益发展的“压舱石”。红岗采油厂的干部员工们扛起增储上产的重任,一手深耕老区挖潜力,一手开拓新区提产能,让老油田在双向发力中焕发新生。
红岗采油厂关注区域沉积特征与油藏控藏因素结合,实现“四个转变”,即油藏潜力认识由井区向大油藏研究转变、部署节奏由“控制井先行、逐步外扩”向“整体部署、同步实施”转变、平台设计规模由小平台设计向多专业交互联动综合评价的大井丛设计转变、储层动用由注重单井产能提升向注重区域采收率整体提升转变,从而实现产能增、投资降。近3年来,红岗采油厂立足新区大油藏精细解剖,依托集约化平台建产模式,累计实施井位295口,新建产能12.8万吨,产能贡献率由2021年的27%持续提高到2024年的46%;产能到位率、产能转化率分别高于中国石油27.3%和21.7%。其中,大50区块累计实施井位260口,新建产能10.16万吨,产能贡献率一直保持在46%以上。
重拾萨尔图高效开发荣光。对标大庆油田长垣采收率目标,红岗采油厂对老区萨尔图开展井网加密调整先导试验,重新调整地下流场,全力实现采收率再提升5.2%的目标。目前,围绕剩余资源禀赋优良的主体区,累计部署加密井377口,并优化调整成“五点法”面积井网,实现产油最大化。同时,瞄准采收率提升要素,全面进行技术攻关。通过注水调整、配套调堵技术应用等,让老区不断有新产,保持采油厂1/3产量规模占比不动摇。
“我们深入学习大庆南一区‘压舱石’做法,重新分区域部署完善开发井网,来逐步恢复萨尔图可采储能的大幅提升。”采油厂副厂长、总地质师班辉说。通过老区“压舱石工程”,萨尔图油藏力争在3~5年时间内,将年产油从当前的10万吨恢复到15万吨以上,采收率超46%,届时可建成中国石油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可规模提高采收率的典型油田。
土地红
绿色融合绘美景
大自然的馈赠,是红岗这片土地最珍贵的财富。曾经,这里因产出传统油气而“红”遍行业;如今,它又凭借风光、地热等绿色资源再次“走红”,在低碳转型的浪潮中,绘就出老油田与生态共生的美丽画卷。
“红岗采区在长期稳产上产中,始终没有忘记蹚新路子,找新渠道。早在‘十三五’期间,曾开展过一些节能降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开展清洁替代的基础。”红岗采油厂主管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副厂长张杨学说,这个区域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丰富,必须得把这先天优势用好、用到极致。
红岗采油厂积极编制油气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总体框架方案,以优化节能、清洁替代为重点,将油气田生产与风光发电、余热、地热、电加热及储热等深度融合发展,全力降能耗控增量、少碳排减存量,打造综合能源利用示范区。
两年来,红岗采油厂深入挖掘集输、供注水、供配电等已建地面系统节能潜力,积极推广应用机采智能间开、单管集输、密闭脱水等先进节能工艺,最大程度降低各环节能耗水平。深度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通过“热泵+地热+光伏+燃气+风机”多能互补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高老油田清洁替代水平。
截至目前,红岗采油厂30万平方米清洁供暖项目通过电代煤技术,每年减少标煤消耗1万吨以上,开辟了无烟绿色城市“试验田”;6.56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满足了全厂7%用电需求;4兆瓦燃气发电项目利用油田伴生气发电,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万吨以上……老油田的日子红红火火。预计2026年末,全厂清洁能源利用率将超40%,能耗强度较2020年将下降15%以上,碳排放强度将下降25%以上。
编辑:蒋伊湉
校对:张蕊
审核:常斐 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