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信用卡被“隔空”盗刷背后,行业信息安全如何“治本”
创始人
2025-09-17 22:11:14
0

连日来,围绕“保障金融权益”等主题,一场由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多方联合开展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正在持续。但是,一次“隔空”盗刷信用卡风波,打破了不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认知,也成为本次金融教育宣传周的“生动一课”

日前,多名浦发银行“红沙宣卡”持卡人反映,明明人在境内却被显示在巴西发生多笔消费,盗刷金额达1-2万元。记者注意到,尽管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与万事达卡组织已发声称“避免持卡人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但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用卡安全的担忧。当信用卡遭遇盗刷,究竟该由谁来担责谁来买单?而作为持卡人,该如何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无妄之灾”?

揭秘盗刷伎俩:

通常先出现小额消费做测试

9月13日,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说明,提到该中心检测到部分浦发银行万事达无价世界信用卡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与万事达卡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发现并阻断了风险。

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万事达无价世界信用卡因其暗红色的卡面也被称作“红沙宣卡”,是浦发银行标准系列的白金卡,定位低于高端白金卡,主打首年免年费,消费6笔免次年年费,拥有境外消费返现1%等权益。

事实上,在官方说明发布之前,已有不少“红沙宣卡”持卡人通过社交媒体反映遭遇盗刷。且多名网友表示,自己在境内或境外其他国家,但被盗刷的地点均在巴西,盗刷交易集中发生在9月10日前后。

从盗刷手法来看,大部分用户的交易记录呈现相似模式。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被盗刷的用户一般会收到3-4笔交易记录,通常先出现一笔人民币3元左右的小额消费,用于测试信用卡是否可正常支付,随后紧接着是数笔金额不等的大额消费,一般在5000巴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6000余元)以内。

截至9月16日,某社交媒体上被盗刷用户的交流群人数已超过350人,大多数用户被盗刷的金额在1-2万元人民币左右

按照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声明,将“避免客户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全力维护客户合法权益”。万事网联也在官网称,已与发卡银行一起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调查,成立专项小组追溯风险源、阻断潜在风险,并共同推进相关持卡人的资金保障流程,避免持卡人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

截至目前,已有用户表示,被盗刷的金额已显示交易冻结,相关账单也显示被清零。

盗刷行为若属实,

银行应赔偿本金、利息、违约金

实际上,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普及,信用卡盗刷事件仍时有发生。记者从业界获悉,常见的盗刷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持卡人疏于保护个人信息,不慎泄露了卡号、验证码等关键要素,从而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类则源于发卡银行或卡组织系统遭到黑客等技术攻击导致客户信息外泄并被盗刷。

那么,信用卡一旦被盗刷,将由谁负责?202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人民法院支持持卡人基于借记卡、信用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返还被盗刷扣划的存款或透支款本息、违约金并赔偿损失。

时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杨永清在解读上述规定时表示,法院要通过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结合银行卡交易行为、地域、身(体)卡所在地距离、持卡人是否进行了基础交易、交易时间、报警时间、持卡人用款习惯等等综合判断是不是伪卡盗刷交易,或者说是网络盗刷交易。

“如果综合判断属于伪卡盗刷交易或者是网络盗刷交易,这个时候持卡人去找银行的话,银行就应该赔偿本金、利息、违约金。”杨永清说。

记者注意到,这一司法解释与近期浦发银行信用卡境外盗刷事件形成了鲜明呼应。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正是在这一法律框架下,涉事方才迅速启动资金保护机制,承诺将承担损失,避免持卡人为不属于自己的消费买单。

去年浦发信用卡投诉约26万件,

风控“治本”成考验

实际上,浦发银行是国内上市银行信用卡发卡规模的第一梯队。按照最新公开财报,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超过1.1亿张。不过,伴随国内银行信用卡整体累计发卡量、消费额的下降趋势,消费投诉量则居高不下,也倒逼着银行业加码存量“精细化”运营。

在第三方平台“黑猫投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搜索“信用卡盗刷”关键词,有超过16200条相关投诉,其中不少投诉对象是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平台。搜索“浦发信用卡”关键词,相关投诉则有12700多条,其中涉及利息高、私自扣款、第三方仍暴力催收、不知情开通增值服务和自动续费等。

根据浦发银行2024年年度报告,该行累计受理消费投诉 35.57万件。其中,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77.6%(约为26万件)。截至报告期末,浦发银行信用卡透支贷款余额3702.23亿元,不良贷款额90.57亿元,不良贷款率2.45%,在股份行阵营处于中游偏上。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浦发信用卡在海外被盗刷,暴露了风控漏洞,账单清零只能算是“治标”,而信息安全和风控才是“治本手段”。

贴士

如何养成安全用卡习惯?

专家:持卡人未妥善保管身份信息也要担责

尽管“有惊无险”,但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如何养成安全用卡习惯,则是本届“金融教育宣传周”的必修课。

有司法界专家提醒,“如果损失的发生跟持卡人没有妥善保管身份信息、密码有关系的话,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对用户来说,应当采取哪些方式避免信用卡被盗刷?万事达卡及万事网联提醒,持卡人应定期通过发卡行 APP、短信通知或账单核对交易(重点关注非本人消费、异常小额扣款),尽快开通每笔交易的实时提醒,线下用卡不脱离视线、线上交易保护卡号及验证码安全;若发现未经授权交易,也请立即拨打发卡行客服核实情况、冻结账户。

此外,用户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如关闭不必要的支付通道与功能,目前多数手机银行APP均有“安全锁”功能,对于境外交易、异地消费等场景,用户可依据实际用卡需求灵活启闭,降低被盗刷的风险。合理设置单日交易限额、降低小额免密支付额度,也是控制潜在资金损失的重要举措。同时,尽量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商户刷卡消费,对于小商铺或流动摊点要提高警惕,避免信息泄露风险。

采写:南都湾财社研究员 袁泽睿

记者 卢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通白银APP有转账记录能追...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中国白银APP怎么确认自己被...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揭秘!掌上白银APP有转账记录...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雪花订购被骗了能要回来吗?白...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报道!祥瑞金业正规吗?白银期货...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报道!银宝街APP是的吗?白银...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激辩!祥瑞金业有转账记录能追回...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发布!华银APP被骗了能要回来...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崩盘!雪花订购有转账记录能追回...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发布!天龙白银APP正规吗?白...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收评: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涨1.9... 【收评: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涨1.95% 权重宁德时代创历史新高】财联社9月17日电,市场全天震荡走强,...
报道!华银APP正规吗?白银期...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潮涌” 加速...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的兴起,契合国家战略导向。 内容来源 | 证券日报 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地方国资并购...
浦发信用卡被“隔空”盗刷背后,... 连日来,围绕“保障金融权益”等主题,一场由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多方联合开展的金融教育宣传...
国内AI巨头“三箭齐发”:腾讯... 百度、腾讯、阿里三大国内AI巨头再拓展,港股股价均大涨 近日,国内科技领域三大巨头百度、腾讯、阿里...
9月17日苏宁环球涨停分析:地... 证券之星消息,新坐标9月17日涨停收盘,收盘价70.4元。该股于10点5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
报道!金鳞订购被骗了能要回来吗...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
城中村“变身”商住区,东莞城区... 历经数年规划建设,位于东莞中心城区的海德理想城项目,9月17日正式开放营销中心,入市在即。据介绍,该...
港股券商板块走强,香港证券ET... 截至收盘,香港证券指数上涨1.4%,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上涨0.5%,沪深300非银行金融指数上涨0...
激辩!拇指订购亏损的本金能追回... 不少用户初通过视频广告下载了“中国白银”、“华通白银”等APP,在未充分了解交易机制的情况下,被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