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大树的格局)
今天咱们聊聊刘董前两天拿的卓越企业领袖奖,心里挺感慨的。这奖杯沉甸甸的,背后是他带着光启从真正的“无人区”里杀出一条血路。
你想啊,当年他还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带着几个小伙伴从国外回来。那时的超材料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伪科学”,要钱没钱,要产业链没产业链,要平台没有平台。
据说启动资金还是跟他母亲借的20万,移动实验室是他父亲的一辆老捷达车,实验场地经常是在未竣工大楼的地下车库,甚至只能租用别人准备废弃的设备。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董与他的团队凭借坚定的信念,将实验室里的构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这是一条毫无先例可循的开拓之路,从0到1,他们不仅攻克了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量产的世界级难题,更搭建了54.5万个数字仿真模型,编写了数十亿字的工艺制造大纲,累计申请超6000件专利。
最终,他们在一片空白的领域中,建起了超材料的全产业链,以一家公司之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这份从0到1的开拓与1-100成就,足以证明刘董获得“卓越领袖奖”是当之无愧,众望所归。
再说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宗减持,市场一看减持就骂娘,股价也跟着撒泼打滚,但其实根本没必要。这笔债可不是大股东胡乱折腾欠下的,基本都是早期为了给上市公司各个生产基地建设输血背上的。
现在通过减持套现一部分来还银行的贷款和解押,这是在给公司卸下历史包袱,让轻装上阵。而且你看接盘方的来头,据说是清一色的公募基金,这些机构可不是傻子,它们严谨的投研流程和风控决定了其买入绝非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光启长期价值的认可。
这甚至可以被视作一个强烈的信号:专业投资者认为当前的价格已经进入了具有吸引力的区间。光启大股东质押率持续下降,财务风险大幅降低,这实际上是为未来股价的稳定和上涨扫清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至于量产2.0技术,我觉得市场还是严重低估了它的颠覆性。刘董说年底铺开,明年中期在全基地完成,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一场彻底的生产效率革命。它通过160多项工艺改进,用AI和智能装备打通了非标制造的自动化难题,在同等投入下,效率平均提升了50%以上,也就是对应的产能提升50%,这一信息是得到管理层确认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用着急花巨资去新建株洲二期、天津二期、乐山二期,就能凭空多出相当于现在709基地一二期+株洲一期+天津一期+乐山一期的总产能。
这是一种“轻量化扩产”,直接省下了可能数十亿的资本开支,未来的现金流和利润率想象空间完全打开了。所以你说2026、2027年的业绩和估值是不是得彻底重估?这根本不是小打小闹,自己脑补。
还有一点是一个光粉分享的。他调研时亲耳听刘董说过,超材料多功能结构件是免维护的,能用40年,为了测试防鸟撞,光启真的用鸡去做高速撞击,结果结构件完好无损。而且这东西最难的是在满足36大类1900多项苛刻技术指标的同时,还把良品率从行业正常的不到40%做到了97%以上。这种既要有要还要的事情,光启居然搞成了,这说明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到了可怕的程度。
并且光启产品模块化设计,坏了直接整体更换,全生命周期成本比传统技术产品低50%,在高端装备领域,这种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结合才是真正的大杀器,是客户无法拒绝的选择。
所以现在的波动都是噪音,核心还是要看公司的技术护城河是不是在持续加深,产能瓶颈是不是在真正突破,订单能不能按时交付。从这些维度看,光启正在经历上市以来最关键的一次质变,从技术成功走向大规模的商业成功。
那些盯着短期股价吵吵嚷嚷的人,很可能正在错过一片真正的森林。投资者要做的,就是拿稳了,看清楚本质,陪着公司一起穿越这段迷雾,等待产能和业绩的曙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期待光启就此,开启2000亿新征程!
上一篇:1元甩卖百亿资产!002305,退市边缘“断臂求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