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昨天这行情真是让人看不懂——美股道指纳指全都创了历史新高,咱们A股却集体跳水,沪指跌1.15%,创业板跌1.64%,超4200只个股下跌。作为20年财经老记者,帮主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捋一捋背后的逻辑。
先说消息面。美联储虽然降息25个基点,但明松暗紧,对明年降息预期比市场保守,这让资金产生犹豫。好在咱们央行很给力,上周做了6000亿逆回购,净投放400亿,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外围市场也带来分化影响。美股科技股大涨,尤其是英伟达带领芯片股发力,带动A股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工业富联吸金超150亿,说明科技主线韧性十足。不过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大涨,咱们的中小盘股却没跟上,这个分化值得关注。
技术面上,昨天沪指早盘冲到3899点,离3900点仅一步之遥,但午后跌破3870点支撑位,尾盘放量下跌。现在3800点成为关键多空分水岭,这个位置既是20日均线所在,也是市场心理关口。守住与否将决定后续走势。
资金流向分化明显。昨天两市成交爆出3.13万亿,创年内第三高,但主力资金净流出328亿,北向资金也跑了45亿。有意思的是,半导体和机器人板块却合计吸金超168亿,中微公司、闻泰科技等硬科技标的获得资金加仓,说明资金正在从高位股向有政策支撑的科技股转移。
市场情绪呈现“冰火两重天”。虽然82%的股票下跌,但半导体和机器人概念中涨停不少,首开股份走出12天11板行情,游资在题材股中相当活跃。
给大家的策略建议就三句话:不追高、不割肉、看信号。短期不要追涨已经很高的科技股,尤其要警惕科创50中市盈率过高的品种。手中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成长股,现在不必恐慌性割肉。重点看两个信号:一是早盘半导体板块的量能,如果中芯国际等龙头能持续放量,说明资金还在;二是3800点的支撑力度,如能缩量站稳,就可以稍微放心。
作为中长线投资者,我认为更应该关注政策和产业的共振点。美联储降息周期已经开启,咱们央行保持流动性充裕,加上华为昇腾芯片、新型储能等政策利好不断,硬科技这条主线的逻辑并没有改变。
最后说句心里话,做投资和做财经记者一样,需要耐心。昨天的放量下跌,既可能是风险释放,也可能是资金调仓的机会。我们不必过于关注短期涨跌,而应该多关注那些能真正受益于科技革新和政策支持的公司,逢低布局有硬实力的企业,这才是长期制胜之道。记住,震荡市更能考验投资眼光,稳住阵脚才能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