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智链融合·数字人民币赋能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推动产业链协同的价值、应用与生态构建
报告共计:27页
数字人民币赋能产业链数字化协同研究报告总结
在全球数字货币发展背景下,我国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走在前列,截至2024年7月末,数字人民币APP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8亿个,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7.3万亿元,覆盖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已从试验阶段步入快速发展期,在商业零售、产业协同等多领域发挥作用。
当前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存在互信成本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普惠性不足、结算效率低等痛点。而数字人民币具有区块链存证、可编程性、高可追溯性、支付即结算、双离线支付等技术特性,能带来多方面产业协同价值,包括通过可编程性实现资金流自动化精准分配、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数据共享治理能力、打破行业壁垒构建数字金融生态,还能推动企业支付流程线上化等,创造公共价值。
在应用方面,数字人民币产业端试点范围覆盖多省市,应用领域从基础功能向供应链金融等深度场景延伸,核心应用场景有能源互联网结算、智能供应链金融、跨境产业协同,参与主体中中小企业需求迫切、央企和龙头民企起引领作用,智能合约引擎等关键技术也为产业升级赋能,并有网商银行与泸州老窖合作、某集团“智链通”等典型案例,有效解决产业痛点。
未来数字人民币产业端应用有重塑产业链支付结算、数据赋能供应链金融、提升现实世界资产生态流动性三大趋势。构建其产业应用生态,需明确服务生态体系层级,涵盖发行层、兑换层、流通层及相关平台角色,产业端应用生态也涉及多类主体。同时,要应对零售型功能定位局限、监管立法不完善等挑战,通过调整功能定位、完善法律监管、升级技术基础、促进公私合作、增强透明度等方式推动生态发展,实现数字人民币对产业链协同的深度赋能。
要不要我帮你提炼一份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应用核心技术特性与典型案例对照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