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们终于在A股面前开始接受止损线
admin
2023-10-31 20:11:31
0


在沪深300指数终于拉出三根阳线之前,一批私募的净值倒在了止损要求的面前。

10月中旬,正圆、青骊、仙人掌、聚鸣等多家明星私募先后发布旗下产品净值跌至预警线,触发风控条款需要按照合同约定降低股票仓位的通知。

当凄风苦雨一直吹到第四季度,上证指数终于还是在10月20日打响了生命里第52场3000点保卫战的时候,总需要更多的基金一起替慷慨买单的A股负重前行。这一批主观多头也没能挺住市场巨大的寒意,在产品层面先后出现了20%左右的亏损,不得不在各自的预警线面前,开始被迫降低股票仓位。


所谓被迫止损,一般是指私募管理人在和一些渠道谈代销的时候,渠道会要求设置一个预警线和清盘线,预警线大多在0.8上下,即产品亏损20%左右就要降低仓位运作,而清盘线则是直接认亏割肉出局,是相对少见的设置。

往年大家还要在「预警线到底有没有道理」这件事上挣扎一番,毕竟大量止损盘的出现常常都是市场见底的领先信号之一,就怕「底部止损吃不到反弹」的基金经理们,也担心止损的风控设置反而会夺走一个产品的上涨弹性。

现如今,这轮周期底部之凌厉,正在消解许多基金经理对「预警线」的不屑,也重塑着投资与风控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每年几乎都要被讨论很多次的话题,漫长的股市寻底之旅、复杂的经济动能转化,让「止损线」令人心酸地有了自己的价值。

不遥远的0.6

如果不是因为产品要通过代销渠道来募集,许多基金经理未必会接受「止损」的安排。

对于宣称自己是专业人士的基金经理们来说,预警线曾经是一种羞耻。毕竟,跌多了就必须砍仓这件事,不仅或多或少包含了一些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不信任——「我们怕你跌了20%再不停手的话,还会跌更多」,而且也不符合证券投资本质上「低买高卖」的客观要求——按理说,好资产变便宜了应该买更多才对。

基金经理们一边做着「风险都是涨出来的,但机会都是跌出来的」的投资者教育,一边收到风控发来「老板你净值跌破预警线,得把仓位降下来」的邮件,总归有些不自在。


尤其是当市场已经在低位运行,看上去上行风险远比下跌空间大的时候,一旦遭遇「满仓下跌、轻仓反弹」,只会白白拉长回撤期的痛苦,让自己的投资能力遭受更漫长的质疑。

因此,早些年间,自身有流量优势、品牌号召的明星私募并不喜欢和渠道谈严苛的风控条件,也不太喜欢接受预警和止损的安排,只想凭借自身的议价能力保持做投资的自由度。

然而,A股终究是打脸了明星们的尊严。

从2021年3月机构抱团股瓦解开始,一批名声在外的私募基金开始跌落神坛。有的私募满仓白酒跌到0.8,一把切换、追涨电新,试图搏个漂亮的V型反弹,结果一口气自由落体就把净值干到了0.6;也有的私募要柔和一点,陪伴指数一路阴跌,温水煮青蛙般徐徐腰斩,蒸发了持有人最后的一丝期待——「原来,基金经理的乐观有可能真是盲目的。」

而这种拉垮,还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几乎如火烧连营般成为绝大多数私募基金头上的乌云。

「我从业这么多年始终觉得预警线和止损线不合理,但这次这么多私募基金、这么多产品困在0.6、0.7,搞得我现在对止损的感情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这种现状需要行业性的反思,太多人急于翻身。明明在左侧,又没有耐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位从业多年的私募人士向笔者感慨。

这种愿望与现实的落差,在8月28日被上演得淋漓尽致。

这是今年所有A股投资者都难以忘怀的一个周一。此前周末连出四大利好:印花税减半征收、规范大股东减持、IPO放缓以及降低融资保证金。按惯性来说,开盘必然迎来一个史诗级的反弹。

网民们甚至迫不及待地希望交易所周末开门,把意念涨停兑现落袋,这自然也是净值水下的基金经理们以为的博反弹的良机。但最后,这一天成为了开盘满仓同志们的心口朱砂痣。

而那些顶住了来自老板压力,在预警线上坚守仓位限制的风控们,则获得了工作的体面。

某中型私募的运营向笔者透露:「我们老板的产品6月跌到0.8之后,我们就按照合同规定把仓位降到了7成,后面好几次他觉得要大反弹了就想上仓位,风控不想违规也不想让他再全仓赌了,始终不同意。现在再看,那个周一如果真的先上满仓位,然后遭遇高开低走,就是更大程度的亏损,更渺茫的回本希望。」

反之,等待着老板与风控的,则可能是公司解散与自己失业的命运。

比如,根据财联社的报道,前年的网红私募建泓时代,曾凭借2年赚走43倍在行业声名鹊起,在今年8月因为信息披露、内控管理被中基协警告后,又因产品净值跌到0.7的止损线却并没有做风控限制导致净值仅剩0.55而再遭持有人举报。最新消息,建泓时代已于10月17日决议解散。


对于向来标榜自己做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来说,出现三四十、甚至过半的跌幅,首先一定在投资判断上出现了问题。但如果真要推锅外部原因,也不是找不到:毕竟这两年的A股,总有一个测不准的市场底。

测不准的市场底

基金经理们不喜欢在已经跌了20%的时候降仓位情有可原,因为在许多人的从业惯性里,20%已经是核心资产不小的回调了——上一次茅台从高点回落超过40%,还要追溯到2012年中至2014年初,很多年轻的基金经理,那时可能才刚研究生毕业。

何况即便是亲自扛过上一轮茅台大跌、中国基金行业最负盛名的优质企业长期持有者张坤,也并无法准确地看到这一轮市场的调整究竟能在何时结束,在今年2季度的报告中终于承认——「我们在当时预计到估值会有一定回归,但如此的幅度是没有预料到的。

事实上,从2021年市场开始剧烈调整后,张坤在定期报告中对彼时市场定价的许多表述,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的想法——「一旦股价调整结束,长期收益可期」。


只是如果我们以茅台为锚来看的话,两年半的时间过去,股价至今距离2021年2月10日的高点还有27%左右的跌幅。

事实上,关于「调整何时结束」的问题,机构们也像《河边的错误》宣发海报中的四个字一样——没有答案

比如,每次都以「提振市场信心、机构出手抄底」的形象出现在市场面前的「基金公司自购潮」,从2022年初至今已经上演的四次。市场期待这种自购的出现能够加速触底回升的过程,乃至促进情绪好转、提高市场底部的基金申购额,但沪深300却常常不留情面。


尤其是当市场进入一种非理性的悲观阶段,定价更是在昨天KTV、今天ICU里捉摸不定。

「国庆的消费数据,明明比机构节前预期得要好,回过头来还是跌,问就是今年整体消费还是不及预期,那我就纳了闷了,年初跌到现在,跌的不就是这个吗?price-in了这么久,怎么还是这个理由啊?」面对长假后的市场,一位基金经理苦笑道。

于是,测不出来的市场底,就逐渐成为了预警线的「保护伞」。人们再也不想听什么「贪婪时刻已到」。左侧苦海无边,止损回头是岸。

一位百亿私募人士向笔者表示,「比较难评的是,去年10月市场大回调也有一波私募止损潮,很多私募就在那个时候把仓位降到5-6成,后面两个月反弹的时候,持有人也有不爽仓位太低的。但事到如今,低仓位基本又保护了大家的净值。也难怪行业有动摇,对设置预警、止损,没那么反感了。」

毕竟,如果一个股票多头产品,如果真的跌到0.6,才亡羊补牢式地降低仓位,就基本给基金判了死刑:如果是留了半成仓,需要一次流畅的高达70%的反弹,这还是假设管理人自断一臂,期间不受任何管理费和提成的前提上。

只是,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牛市,终于回本的持有人只会留下一句「垃圾XX,毁我青春,费我钱财」,然后头也不回地彻底离开,拥抱新一个牛市里的新一批「英雄」。

因为,一旦市场到了一个真底,还有「加满仓位」这个选项的管理人,首先就没有让产品跌到预警线。

戒不掉的预警线

关于预警线的一切讨论,可以归结为:理论上,预警和止损确实「不价值」,但是有能力用价值投资替客户做好一个「资管产品」的基金经理又实在太少。

尤其是当周期往复、牛市走到强弩之末的时候,再优秀的基金经理,未必能对彼时的估值究竟是应该继续买股票还是转而持有现金,始终保持一个相对冷静的判断。

而过去一度在中国资管行业盛极一时的「价值投资就是要永远满仓永远热泪盈眶」的做法或说法,在祖师爷巴菲特多年15%左右的现金及短债储备面前,也显得有些苍白。


老爷子虽然常说现金是垃圾,但也不是一有钱就买苹果

另一方面,作为试图用「绝对收益」来区别于公募基金的私募股票基金,却很少展现出对冲基金式的敞口管理能力。

对冲成本高、对冲工具少,自然是一种客观约束:除了用股指期货、看涨期权、看跌期权等产品做一些不完全的对冲外,真正尝试做 long-short 策略,在个股层面进行一定对冲的人民币私募基金,仍然受困于整个衍生品市场有限的规模。

但除了这些外力的借口,更多的时候,绝对收益的追求、最大回撤的控制来自于一种软约束:基金经理有一根心理上的预警线,在没有给产品积累足够的安全垫之前,打呆仗、缓建仓。即便是一些看上去再伟大的短期利好,只要产品的缓冲区和容错度还没建好,就专业地守护好自己的耐心。

当然,如今行业里逐渐弥漫的对止损的态度变化,终究是一种熊市思维的写照。

最大的风险就是如果哪天十年不遇的大牛市真的来了,低仓位的产品们一旦涨不上去,「预警线」大概率又会挨骂,继续替基金经理犯过的错背锅。

只是当下的人们已经都快忘记了大牛市是什么味道。


编辑:沈晖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张婕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约起,服贸会上看零售科技 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为积极响应商务部及北京市政府号召,美团将在北...
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4.5亿... 今日焦点 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百济神州公告称,2025年半年度公司产品收...
金融期权:成交量529万张,部... 【金融期权成交量达529万张,部分ETF期权VIX指数下降】金融期权市场成交较活跃,成交量达529万...
突发!这一A股董事长被立案! 【导读】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东通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8月6日晚间,*S...
卖爆了!半年涨价30%,创近1... 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伦敦白银现货价格一度突破每盎司39美元,创近13年来新高。白银相关产品也...
股市必读:汇川技术(30012... 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汇川技术(300124)报收于65.86元,上涨1.62%,换手率1.6...
矿业巨头嘉能可搁置美国上市计划... 财联社8月7日讯(编辑 史正丞)嘉能可公司周三宣布,放弃离开伦敦证券交易所、迁往美国上市的计划。 ...
港股8月怎么投?四大赛道ETF... 港股7月再度上涨,其中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超过2.8%,恒生港股通涨幅达4.7%。上行走势也...
日御光伏冲刺港股IPO:股东入... 瑞财经 吴文婷 近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对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御光伏”)港股I...
上纬新材净利下滑难挡15倍股价... 瑞财经 吴文婷8月5日,上纬新材再次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 据其指出,公司股票价格自2025年...
珍酒李渡发布业绩预告,摩根士丹... 8月5日,珍酒李渡(6979.HK)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25.5亿元。同日...
淘宝上线“大会员”体系,88V... 最近,淘宝上线了“大会员”体系,包含从青铜到黑钻的6个等级(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黑钻等)。...
抖音举办团播机构恳谈会,多家机... 团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又向前迈进一步。8月6日,抖音直播在广西南宁开展“团播机构高质量发展恳谈会”,...
外资为何持续深耕中国 [ 拉长时间看,去年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8262.5亿元。...
历史首次!农业银行登顶A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流通市值首次登顶A股! 8月6日,农业银行收盘上涨1.22%,报收6.62...
又一位“华能系”高管!景顺长城... 又一家头部基金公司高管发生变更。 8月5日晚间,景顺长城基金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公司新任命叶才为董事...
特朗普签了!因买俄石油,印度被... 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8月6日,白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加征25%的额外...
省级上市后备!陕西省2025年...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近日,记者从咸阳高新区获悉,陕西省2025年度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重磅发布!省...
必创科技涨2.02%,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6日,必创科技涨2.02%,成交额1.66亿元,换手率5.78%,总...
公告精选︱百济神州:上半年营业... 【热点】 科创新源(300731.SZ):公司数据中心散热结构件业务仍处于客户开拓和产品认证阶段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