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趣解商业
作者 | 赵栀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9月22日,知名二手电商平台转转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将逐渐关停旗下“自由市场”业务。公告称,未来转转将全力聚焦二手“官方验”业务模式,为用户提供除了“个人对个人”交易之外、更有保障的二手消费新选择。转转表示,集团其他业务线仍正常运转。
图片来源:“转转”公众号
转转CEO黄炜在内部信中提到,关停“自由市场”,是个艰难但必须坚定的选择。“‘自由市场’是转转的开端,承载了初创团队的心血和第一批用户的信任;但同时,它也为网络诈骗、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我们很难找到妥当的方法改善交易双方的纠纷。在这里,要向所有受影响的‘自由市场’用户表示深深的歉意,给您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我们会尽全力做好收尾工作。”黄炜表示。
其实早在7月,变动已有迹象。小红书上不断有用户反映,部分产品无法上架自由市场,可发布的品类仅剩手机、明星周边、兴趣玩具、游戏交易和票务卡券。
值得一提的是,C2C业务线也是闲鱼最大的领地。
有业内人士表示,“转转缺少像闲鱼的社区生态来吸引用户的留存,此前只能通过大量的广告来维持C2C市场的存在感。”
有数据预测,中国二手市场的规模已超3万亿。除了转转、闲鱼和爱回收,抖音和快手也在入局,市场竞争白热化。“二手商品注定了供给有限且不稳定。爱回收、闲鱼都能与其背后的京东、阿里形成生态融合,转转和58同城的协同效应不具备优势。”电商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说道。
此外,正如黄炜所说,“自有市场”为网络诈骗、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2023年,一位博主“猴大腕”发布视频称,转转二手手机出具阴阳检测报告。同一部手机在间隔不到半小时内再通过转转回收时,转转出具的质检报告从显示没有问题到查出各种瑕疵,这一视频瞬间令转转陷入信任危机。
舆论发酵后,转转回应此事件,表示二手商品的“非标准”特点导致成色判定上存在客观的因人而异。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质疑,反而被用户批评为避重就轻、毫无诚意,只是在用行话掩盖平台责任。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这一事件令转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黄炜透露,此事件后,转转取消了2024年的增长目标,在售后策略上增加了两到三亿元的投入。
实际上自2019年,转转就开始了向C2B2C模式的转型,转转“官方验”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用户在转转平台交易的主流选择,二手“自由市场”业务目前在平台整体GMV(商品交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已不足3%。
虽然退出了C2C战场,但转转的未来仍在二手行业内,只是不再局限于电商平台的牌桌。
2025年6月9日,转转旗下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 “超级转转”正式在北京友谊商店三层开业。店内每排货架约有3~5层,动辄5位数的奢侈品包包不再被精品化陈列,而是极其紧凑地排列其中。“转转就是要为用户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黄炜认为,即便是奢侈品,其本身也只是一种货。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黄炜对入局二奢谋划已久。国内二奢行业,普遍面临着难以标准化、供应链不稳定的难题。此前,拥有国内最大规模供应链的二奢公司是红布林。2024年,转转收购红布林,得以依托红布林的供应链、奢侈品鉴定资历,也是超级转转得以初步试水成功的关键。
不过,这又会让转转陷入另一个老问题——成本居高不下。质检师的人工成本、线下门店的租金与库存占用,加之奢侈品本身的低流通性,使得资金周转压力变大。
关停“自由市场”业务,可以看作转转的一次“断舍离”。但若是无法构建用户的主动访问心智,不能将“质检”真正转化为“信任”,那这条重资产、强运营的中间商之路也将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