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工位隔壁的张姐突然凑过来问我:“你开个人养老金账户没?银行说缴满 1.2 万能抵税,这跟咱交的社保养老金是一回事不?”
说实话我当时也懵了,只知道去年底这政策就全国铺开了,身边好多人被银行的开户礼吸引着开了户,但真说清区别的没几个。后来跟做财务的表哥聊了聊才整明白,这俩玩意儿差得可太远了。
先说说咱最熟的社保养老金,就是每个月工资里扣的那笔钱。这东西是强制性的,上班的话公司给交大头,自己掏小头;没上班的灵活就业人员就得全自己扛。表哥说这就像国家给咱搭的 “基本保障网”,饿不着但也富不了,去年全国退休人员月均也就几千块,刚够日常开销。而且这钱领的时候不用缴税,活到多久领多久,这点倒挺安心。
个人养老金就不一样了,完全是自愿参加的,想交就交不想交拉倒。但有个前提,得先交了社保养老金才能开这个账户。我记得开的时候得弄两个户头,一个是登记身份的养老金账户,另一个是存钱的资金账户,找家银行就能一次性办好,有的银行还送超市券呢。
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个免税政策了。简单说就是每年存进去的钱,最多 1.2 万能从税前收入里扣掉,先不用缴税。比如张姐年收入二十来万,本来得按 10% 的税率交税,存满 1.2 万每年能先省一千多,等退休领的时候再交 3% 的税就行,里外里还是赚了。但我那刚毕业的表弟就觉得不划算,他工资刚够缴税起征点,存进去反而退休时要多交 3% 的税,干脆没开。
你别说,这俩钱的 “性质” 都不一样。社保养老金是国家、单位和个人一起凑的,个人养老金就纯是自己的 “养老私房钱”。表哥给我举了个特形象的例子:社保养老金是 “米饭馒头” 管饱,个人养老金就是 “鸡腿红烧肉”,得自己额外掏钱买,吃不吃全看自己。而且个人养老金能买理财、基金这些产品,运气好还能赚点收益,但风险也得自己担;社保养老金就没这说法,收益全靠国家统筹。
还有个大区别是灵活性。社保养老金必须交够年限,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少一天都不行。个人养老金虽然也是退休才能领,但缴费灵活多了,想每年交还是隔年交,一次交齐还是按月交,全看自己手头松紧。不过这钱一旦存进去就动不了了,除非出国定居或者遇到啥特殊情况,这点跟社保倒挺像。
我发现身边人对这事儿态度特两极。像我们部门总监那种高收入的,立马就满额交了,说每年能省好几千税钱;但不少刚工作的年轻人就觉得没必要,觉得养老还早着呢,不如把钱留着当下花。还有我楼下的阿姨,收入不高却坚持每月交一千,她说就是想强制自己存点钱,老了能给孩子少添点负担。
对了,之前有人问我这钱会不会取不出来,其实只要达到退休年龄,或者出国定居、身故这些情况,都能领出来,而且可以按月领也能一次性取。就是转移账户有点麻烦,得先把买的理财赎回才能转,这点挺折腾人的。
现在想想,这个人养老金更像给养老加道 “保险杠”,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收入高、能享受税优的肯定划算,刚工作没多少余钱的倒也不用急着跟风。毕竟社保养老金才是基础,这个可千万别断缴,不然老了真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