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可降解的 PCL 微球为核心,负载抗肿瘤药物紫杉醇,表面修饰 cRGD 肽以实现对肿瘤相关整合素的主动靶向,再外层包裹血小板细胞膜,赋予其免疫逃逸和术后创伤/转移灶的天然趋向性,从而构建出兼具仿生性与靶向性的高效药物递送系统。
【中文名称】
PKH26标记的血小板细胞膜包裹cRGD肽修饰的Coumarin-6标记PCL微球负载紫杉醇
【品 牌】
碳水科技(Tanshtech)
【保 存】
4℃保存
【规 格】
10mg-50mg,10mg/ml(浓度可以调节)
【可提供表征】
DLS、Zeta、TEM、载药率、包封率和释放曲线等
【定制】
脂质体表面标记荧光,耦联多肽、甘露糖、蛋白、抗体和其他靶向分子;可以包裹核酸等
【产品特性】
核心结构:PCL 微球
以聚己内酯(PCL)为核心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可降解性。
可有效包载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实现稳定负载与可控释放。
活性修饰:cRGD 肽修饰
在 PCL 微球表面修饰环状 RGD 肽(cRGD),增强与肿瘤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 αvβ3 整合素的结合能力。
赋予载体主动靶向性,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
外层包裹:血小板细胞膜
免疫逃逸:膜蛋白可与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减少被清除。
创伤/炎症靶向:血小板本身趋向于血管损伤和术后残余病灶区域,有助于载体向术后残留灶和转移灶富集。
荧光标记:示踪与验证
用 Coumarin-6(绿色) 标记 PCL 核心,追踪纳米粒子本体。
用 PKH26(红色) 标记血小板膜,验证膜包裹的完整性和来源。
双荧光可实现共定位分析,直观显示核心–外壳结构。
药物负载:紫杉醇(PTX)
紫杉醇为常用临床抗肿瘤药,疏水性强,适合装载于 PCL 核心中。
在仿生载体的保护下,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增强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综合作用与研究价值
仿生性:血小板膜赋予免疫逃逸和创伤靶向能力。
主动靶向:cRGD 提供对肿瘤相关整合素的特异性识别。
协同递送:实现长循环、定向富集和高效药物释放,适用于术后残留灶和转移灶治疗。
碳水科技(Tanshtech)系列产品(部分)
聚己内酯(PCL)微球负载5-氟尿嘧啶(5-FU)嵌入海藻酸钠或壳聚糖水凝胶中
阳离子型壳聚糖修饰的聚己内酯(PCL)微球负载 5-氟尿嘧啶(5-FU)和Cy3标记靶向TS的siRNA
Cy5.5 标记的透明质酸(HA)修饰的 聚己内酯(PCL)微球负载5-氟尿嘧啶(5-FU)
近红外荧光染料DiR标记叶酸(FA)修饰的PEG-PCL微球负载5-FU(氟尿嘧啶)
Alexa Fluor 647标记LyP-1肽修饰的多孔PCL微球负载光敏剂Ce6和 顺铂(CDDP)
LyP-1肽修饰的温敏聚己内酯(PCL)微球包裹金纳米棒(AuNRs)和阿霉素(DOX)
LyP-1肽修饰的多孔聚己内酯(PCL)微球负载 钆离子(Gd³⁺)配合物和替莫唑胺(T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