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七国集团和欧盟纷纷讨论对中国稀土实施征税的同时,中方在上班的第一天、清晨便宣布,从9日起对稀土相关技术实行出口管制。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天美国联邦政府正陷入停摆,根本没有人能回应这一消息。
本来,以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态度,既然对中国稀土有这么深的敌意,那么中国是否停止出口稀土并不难理解。然而,这些国家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的心态是:你不仅不能停止出口,反而得让我知道你是如何获取这些资源的,甚至要让我掌握你背后的所有技术、方法与流程。简而言之,他们要求的,不只是资源,还有所有的生产手段和技术。听起来像是在做白日梦。
实际上,稀土资源并非中国独有。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也拥有稀土资源,甚至有些国家的土地面积更大,稀土储量也不少。但真正让西方国家感到头痛的,是中国掌握的稀土深加工技术。虽然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约40%,在总量上有优势,但真正决定全球稀土供应链命脉的是深加工技术。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才是西方国家难以逾越的“命门”。掌控这项技术,便能牢牢掌握稀土产业的命脉。
中国在稀土精加工的全球产能中占据了90%以上,且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之高,几乎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纯度达到99.99%以上。这就像中国曾经在芯片技术上与西方的差距一样,短时间内其他国家根本无法追赶上,除非西方能像中国那样奋起直追。但考虑到西方的历史惯性和自满态度,这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发生。因此,他们开始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试图获取中国的稀土提炼技术。
面对西方的压力,中国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稀土征税和碳税的政策,意在促使西方摆脱对中国稀土的过度依赖,刺激他们进行投资,但正如人们所说,金钱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并不复杂。中国的稀土提炼技术并非单纯依靠资金堆积,而是几十年来,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冷眼和拒绝,中国一步步从脏活、累活做起,积累经验,突破技术瓶颈,最终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提纯技术。
几天前,美国商务部长还发表了酸言酸语,称稀土是美国发明的,却被中国“抢走”了,现在美国要夺回这些技术。这样的言论完全脱离实际,简直可笑。如果美国真的想要“夺回”稀土的控制权,欢迎中方随时应战。毕竟,美国把芯片作为王牌封锁中国,而中国也将稀土作为王牌,毫无争议。
美国曾经主导全球稀土供应,但由于对稀土开采过程的污染和艰难,且缺乏资本运作的吸引力,导致稀土产能大幅下降,技术发展停滞。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选择从最脏最累的工作做起,从小规模的开采和提炼积累经验,逐步掌握了稀土提炼的技术,今天几乎能完成所有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提纯。这个成就背后,是中国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9日的出口管制公告中,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此举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特别强调的是,“国家安全”位于前面,意味着一旦出卖这项技术,就是对国家安全的背叛,性质极为严重且神圣不可侵犯。公告细化了管制内容,包括稀土的开采、冶炼、金属冶炼、磁材制造、二次资源回收等相关技术,以及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等技术内容,甚至细化到设计图纸、工艺参数、仿真数据等资料。
这实际上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其最激烈的表现方式便是涉及经济命脉的技术封锁。西方国家对中国在芯片、光刻机等领域的打压,早已将这些技术“武器化”,利用一切手段进行限制与封锁,显得残酷且无情。
中方此次出手,不仅是为了保卫技术,更是为了堵塞所有可能的漏洞,确保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被削弱。在面对西方国家发起的贸易战和供应链封锁时,中国不但接受公开公平的竞争,也警告任何试图走私稀土、出卖技术和设备的人,他们将被视为出卖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叛徒”。中国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自己的底牌牢牢握在手中,不给对方任何机会。
这场经济战的本质,是关乎国家未来生存与发展方向的选择,且这场斗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谁能在技术领域更具优势,也取决于谁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