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吕 同 通讯员 王 冬 汪晨楠
本报讯 “多亏了这180万美元,我们越南的电机生产线才能按要求快速建起来,稳住了美国市场。”回顾今年上半年应对美国关税战的经历,浙江亿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叶永生对政银高效协同深有感触。
日前,在位于嘉善县罗星街道的亿力机电公司制造基地,自动化生产线正以±1微米的精度加工电机换向器。凭借这样的制造能力,这家“专精特新”企业成为高压清洗机、吸尘器等产品的行业领先者,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占比超八成。
然而,受近年关税政策影响,北美客户明确要求亿力机电必须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企业因此选择在越南建厂。今年上半年,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再度波动,越南方面进一步提出要求:亿力机电需在越南生产基地配套建设核心电机生产线。这一要求使企业海外布局面临现实挑战——由于越南子公司属于新设主体,难以在当地获取融资支持,而产能扩建任务紧迫,资金缺口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关键瓶颈。
关键时刻,嘉善金融监管支局通过“金园企”监测联络机制及时捕捉到企业困境。“当时亿力机电境内母公司资金充裕,而境外子公司又急需支持,这正好契合‘境外放款’政策的适用场景,也是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的优势体现。”农行浙江示范区支行冯婷介绍,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银行迅速明确业务路径,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辅导,协助企业高效准备备案材料。同时,通过优化跨境结算流程,实现资料线上提交、审核快速响应,全流程办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180万美元资金通过境外放款形式高效划转至越南子公司后,越南工厂生产线很快由3条增至7条,核心电机产线顺利投产,完全满足美方客户要求。这一精准的金融支持不仅帮助企业稳住了订单,更赢得了客户长期信任。随着新产能释放,越南基地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达到2亿元,成为亿力机电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支点。
实体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金融服务的核心目标正是为其注入稳定动能。亿力机电越南电机产线的顺利投产,离不开嘉善金融监管支局“金园企”监测联络机制精准发力。
该机制一方面实施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举办“金园企”座谈会了解响应企业共性诉求;另一方面通过定点监测机制,对样本企业库内的企业实施“网格化”日常监测,主动靠前加大金融助企力度;同时建立实施定向指导机制,对辖内金融风险苗头早识别、早预警,为金融风险防控提供关键支持。“三定”措施联动之下,已推动库内企业获贷超36亿元,有效化解25家企业面临的实际资金困难。
嘉善“金园企”机制精准服务企业,也是嘉兴全市金融系统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嘉兴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各支局成立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班,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直达专项行动、制造业贷款强基固本专项行动、绿色金融优化示范专项行动等服务实体经济领域专项行动。同时推动支持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走深走实,同步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常态化走访,强化政银保企对接,持续提升融资协调机制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平湖创新“金融+商协会”模式,通过专场融资交流会推动银企对接,已签约商会协会22家,授信总额34亿元;海宁依托“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为2.4万家企业授信超千亿元……这些创新举措共同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网络。
在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下,金融“活水”持续精准灌注实体经济。截至目前,嘉兴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8355.14亿元,较年初增长7.0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05.59亿元,较年初增长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