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10月16日,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正式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同步揭晓“202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企业”。
《报告》显示,在2024年,剔除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后,全市场5143家上市公司的综合健康指数平均水平为67.17,相较2023年的65.93有所上升,且自2020年以来,“十四五”期间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其中,外部监督、价值再造和企业文化三个系统的健康指数表现突出,分别有显著提升;公司治理、产品销售、竞争态势、内部控制等系统稳中有进。近年来,资本市场系列改革在新“国九条”的推动下,初见成效,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根据《报告》,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上市公司达3010家,占总量58.53%,成为资本市场主力军。尽管受研发投入加大、转型成本上升影响,新质生产力8大行业(传媒、电力设备、电子等)净利润同比负增长16.18%,但其营收表现亮眼,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62万亿元,同比增长4.45%,显著高于全市场整体增速,彰显强劲市场需求韧性。
值得关注的是,新质生产力领域研发投入总额达9649.68亿元,占全市场研发投入的53.49%,同比增长2.53%。超过半数的市场创新资源向该领域集聚,为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积蓄能量,以半导体行业为例,162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达13.35%。
同步揭晓的“202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企业”显示,中国神华、中航光电、北新建材、泸州老窖等企业已连续5年入选,成为全市场标杆;贵州茅台以全市场第一的健康指数,凭借高毛利率、高分红(上市以来分红3361.12亿元)与规范治理,引领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宁德时代、福耀玻璃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龙头,亦凭借技术优势与全球竞争力跻身百强,为全行业提供可借鉴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向大河财立方记者介绍,健康指数的构建与应用,其评价体系从公司治理、财务稳健、鼓励创新、社会责任履行等多方面设计指标。基于健康指数形成的全市场上市公司排名或百强榜单,具有一定程度的动态变化特征,是微观企业、中观产业/行业、宏观环境不同层面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程凤朝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与资本市场改革需求,不断优化上市公司健康指数评价体系。通过持续创新与实践,研究会将努力使健康指数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建设规范、透明、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贡献智库力量。
附:202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企业(行业代表)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