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买了10万元黄金的人,现在账户里可能已经变成了16万。 这不是幻想,而是2025年黄金市场真实的疯狂写照。
2025年10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一度触及每盎司4398美元,现货黄金价格也站稳在4345美元附近。 就在上周,金价刚刚经历了2008年以来最猛烈的单周上涨,涨幅达到8%。
走进周大福、老凤祥这些金店,你会发现实物黄金价格早已突破1260元/克,比上个月又涨了20多元。 黄金似乎真的开启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模式。
美联储降息:给黄金市场“送助攻”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是推动金价上涨的首要因素。 2025年9月,美联储启动了降息周期,而市场普遍预期10月底的会议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
对黄金来说,低利率环境意味着持有这种无收益资产的机会成本大幅降低。 当银行存款、国债这些传统理财方式的收益率下降时,不产生利息的黄金自然变得更有吸引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14日坦言,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美联储正面临艰难处境。 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对美联储10月降息的预期概率高达98.3%。
降息预期直接压低了美元汇率。 美元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已经下跌了11%,而黄金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弱使得其他货币的持有者购买黄金的成本降低,进一步刺激了需求。
地缘政治:避险情绪“踩油门”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是推高金价的另一大因素。 霍尔木兹海峡油轮遇袭事件后,美国派出了福特号航母,地缘政治风险骤然升温。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20天,这导致大量经济数据无法按时发布,市场判断经济前景缺乏依据,不确定性加剧。 中美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避险情绪。
投资者对传统金融资产失去信心时,黄金这种“安全屋”资产就显示出其价值。 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金价在三个月内上涨了23%;如今中东局势更加复杂,黄金ETF的单周流入量创下三年新高。
全球央行“囤金潮”:最坚实的“压舱石”
各国央行持续购买黄金,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指出,2025年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了166吨。 43%的央行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加仓。
这种购金潮背后,是全球经济“去美元化”的趋势。 美元储备占比已从71.5%下降至55%,各国都在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 德国央行前行长韦伯点明了关键:“每当你对政府失去信任,就会转向黄金。 ”
市场分歧与消费冰火两重天
面对历史新高的金价,市场出现了明显分歧。
CPM集团管理合伙人克里斯蒂安甚至表示:“若短期内触及每盎司4500美元,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 ”
但也有机构发出谨慎声音。 美国银行提醒投资者,黄金可能面临“上涨动能衰竭”,四季度或出现回调。 汇丰银行警告,如果美联储降息次数少于市场预期,黄金的上涨轨迹可能面临阻力。
高金价环境下,黄金消费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投资性需求旺盛,全球黄金ETF在2025年9月实现145.6吨的净流入。 但金饰消费却同比下降12%,深圳水贝市场的柜员们虽然忙个不停,主要是投资者在配置资产,而非普通消费者购买饰品。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全球金饰需求总量降至459吨,但因其价格高涨,总价值反而上升至360多亿美元。 周大福等金店销售额出现下滑,部分门店不得不关闭。
普通投资者的两难选择
随着金价持续上涨,普通投资者陷入两难。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明透露,尽管过去两年金价涨幅超过大部分主流资产,但实际盈利的投资者不足三成。
市场数据显示,随着金价创新高,销售端出现明显分化——金饰消费疲软,但投资金条热销。 一位深圳水贝的商家坦言,长假期间外地客人占比显著高于本地客人,多为配置资产而来。
对于想要参与黄金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方式包括直接购买金条或金币、投资黄金ETF,或关注黄金矿企股票。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实物黄金ETF单季净流入资金达26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公开建议,投资者应将“约15%的资产配置在黄金中”,他认为债务工具“已不再是有效的财富储藏手段”,而黄金是“当投资组合其他部分下跌时表现最佳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