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2025全国文旅上市公司上海行——企业招商恳谈对接会”上,祥源文旅董事长王衡表示,当前中国文旅市场正面临投资逻辑之变、运营思路之变、消费理念之变。因此,文旅企业应打造“文化IP+旅游+科技”特色产业模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10月28日,在“2025全国文旅上市公司上海行——企业招商恳谈对接会”上,祥源文旅董事长王衡表示,当前中国文旅市场正面临投资逻辑之变、运营思路之变、消费理念之变。因此,文旅企业应打造“文化IP+旅游+科技”特色产业模式。
王衡回顾,当前,中国文旅市场正上演“冰火两重天”:假期旅游人次、消费数据持续攀升,爆款频出;旅行社利润微薄、精品酒店空置率高、5A景区客单价难涨。王衡将其概括为行业的“变”与“辩”——“变”的是消费者理念、核心客群、产品供给与运营逻辑,“辩”的是行业未来方向与投资模式调整。
在王衡看来,文旅行业正从“养大象”式重投入,转向“养大熊猫”式独具IP属性、运营前置、自带流量式投资模式。
谈及行业趋势,王衡提出三大核心变化。
第一, 投资逻辑从“砸钱造景”转向“产业整合”。“今年上半年行业重大并购12起,总金额超300亿元,是2024年的2.4倍,产业资本不再堆钢筋水泥而是抄底IP+流量+运营能力。”第二,运营思路从“宏大叙事”走向“精益经营”,游客需求从“看风景”转为“玩场景”。第三,消费理念从“性价比”升级为“心价比”,例如,齐云山自由家树屋世界万元燃爆中秋国庆并提前售罄,游客要的是“躺在树上,看云卷云舒”的精神放空。
面对变局,祥源文旅有清晰应对之策,正从“资源驱动”向“文旅产业服务商”战略升维转型。王衡介绍,公司深耕产品创新,在齐云山推出“复古游齐云”沉浸式体验,让在地文化IP与游客建立情感连接。
此外,公司强化服务输出,今年成功托管10家景区,轻资产模式的核心是沉甸甸的专业价值。公司还深化科技赋能,上线“祥源旅行”小程序,更成为全国唯一在景区实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游览的企业,让游客以“上帝视角”俯瞰地质奇观。
展望未来,王衡认为“投资文旅就是投资未来”。他表示,要关注AI对文旅消费业态的重构,把握低空文旅等先发优势,更呼吁行业“从‘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转向‘共同把蛋糕做大’的生态合作思维”。“景区可建体验联盟、企业可优势互补、政企可共建伙伴关系。” 王衡表示,公司愿与行业伙伴携手,共建健康、可持续、充满活力的“共生型”文旅新生态。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证券报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全国优秀文旅上市公司、优强企业、智库研究及投资机构代表齐聚上海徐汇西岸,共话文旅行业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