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假冒金融机构APP的骗局层出不穷。诈骗分子通过仿冒银行、券商APP,窃取用户信息,盗取资金。
这类骗局的常见手法:
- 发送含有钓鱼链接的诈骗短信,冒充银行、券商等机构,以"账户升级"、"礼品领取"等名义诱导点击。
- 诱导下载高仿APP,这些APP图标、界面与正版极其相似,普通用户难以分辨。
- 骗取账户信息和短信验证码,通过虚假的"登录认证"、"身份验证"等环节套取敏感信息。
- 通过虚假投资产品转移资金,诱导用户购买根本不存在的贵金属理财产品。
假冒APP的特征:
- 无法在官方应用商店搜索到,只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安装
- 界面粗糙,存在拼写错误、排版混乱等问题
- 索要过多手机权限,如要求开启无障碍服务等敏感权限
- 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而非对公账户
防护措施:
- 仅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金融APP,不点击任何短信、邮件中的链接下载软件。
- 下载前核对开发者信息,确认是金融机构官方开发。
- 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及时发现恶意程序。
- 开启账户双重验证,即使密码泄露,犯罪分子也难以登录。
- 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官方客服。
- 谨慎授权APP权限,不授予与功能无关的权限。
真实案例:
张先生收到一条"银行"短信,称其账户需要升级,点击链接下载新版APP。张先生下载后,按照提示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结果一小时后,账户内的10万元资金被转走。后经核实,该APP是假冒的。
投资者要养成安全的手机使用习惯,对于任何索要账户密码、验证码的行为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记住,正规金融机构绝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要求客户下载APP,也不会索要短信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