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表示,“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上市进程”。自经历财务造假风波并退市以来,瑞幸已过去五年时间,而如今随着业绩回暖及经营高光期的到来,投资者和市场对于其重新上市的兴趣显著增强。
财务表现亮眼上市窗口或已打开
瑞幸2025年二季度财报报告,瑞幸咖啡总净收入为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达17.00亿元,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GMV达141.79亿元。
自营门店收入达91.36亿元,同比增长45.6%;与此同时,联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55.0%,达到28.67亿元。
二季度净新开门店数为2109家,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门店,门店总数达到26117家,国际市场方面,净增24家门店,海外门店总数达到89家,其中新加坡自营门店63家、美国自营门店2家、马来西亚加盟门店24家。
11月5日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的进博会会场内,作为“进博会推荐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入驻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馆。
解铃还需系铃人 四大无人愿背书
瑞幸咖啡过去曾因欺诈行为被摘牌,因此,瑞幸咖啡想要重新上市,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恢复市场对财务披露的信任。
在财务造假的丑闻期间,瑞幸随后几年内频繁更换审计机构:在2020年初的金融欺诈事件发生后,四大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无法提供服务,随后BAKERTILLY接手但不到一年便退出,再到香港中正达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最近于今年7月受到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处罚)。瑞幸在重组完成后,审计机构更换为现在的立信会计事务所。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曾有财务造假历史的瑞幸咖啡,要重获国际投资者认可,通常需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顶级国际审计机构的背书。瑞幸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快速扩张,也增加了审计复杂性和难度。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位与瑞幸咖啡关系密切的投资者透露,自重组完成以来,瑞幸咖啡一直没有放弃重新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公司的努力,但进展并不顺利。
上市路径与资本结构考量
在上市路径选择上,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分析人士指出,瑞幸若难以直接回归美国主板,也可能采取先私有化,再选择港股等市场的方式。然而,这条路径的主要难点在于,瑞幸咖啡目前在粉单市场的估值并不低,私有化溢价会给潜在买家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大股东大钲资本持有超过53%投票权,其退出策略及LP投资诉求,也会影响瑞幸未来的资本化进程。
目前,瑞幸咖啡将于2025年11月17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00)举行2025财年第三季度收益电话会议。对于瑞幸而言,如果能够真正实现“重返美国主板”,将成为极少数经历过财务造假退市后重新回归的案例,甚至可能是首例。这不仅意味着公司经营和财务的全面复苏,也将成为其全球化战略及资本运作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