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收盘,市场震荡调整,深成指翻红后再度回落。板块方面,能源金属、军工装备、AI应用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医药等板块跌幅居前。ETF方面,广发中证稀有金属ETF(159608)半日涨3.08%,成分股中,天华新能(300390.SZ)涨15.06%,盛新锂能(002240.SZ)、融捷股份(002192.SZ)涨停,中矿资源(002738.SZ)涨9.11%,天齐锂业(002466.SZ)涨8.62%。
消息面上,在“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上,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表示,20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在145万吨,但由于下半年需求增长,预计全年需求数据更新到155万吨。同时,供应能力在170多万吨,有20万吨左右的过剩,所以价格今年比较低迷。他预测,2026年碳酸锂需求会增长30%,需求达到190万吨,同时供应能力经过评估后应该是增长25万吨左右,供需基本平衡,碳酸锂价格有探涨空间。如果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甚至达到40%,短期内供应无法平衡,价格可能会突破15万元/吨甚至20万元/吨。
华福证券指出,磷酸铁锂11月排产环比增长2.5%,叠加储能项目备案量同比激增343%,全球储能装机预计明年将实现50-60%的高增长,对上游锂资源形成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六氟磷酸锂价格周环比上涨13.8%,电解液关键材料VC价格也显著上行,显示产业链供需紧张格局正在加剧。
长江证券认为,当前钴、锂、镍价格均处于阶段性底部,随着景气度提升,三大金属品种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共振行情。
光大证券指出,随着全球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储能作为电力系统“稳定器”与“调节器”的核心价值愈发凸显,市场需求迎来快速增长。据ICC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年1—9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428GWh,同比增长90.7%。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储能企业订单排期至2026年,如海辰储能、亿纬锂能等企业满产运行,部分订单需外溢至中腰部企业。储能行业的高速增长带动锂电池需求高增,鑫椤锂电日前发布的锂电产业链11月预排产数据显示,样本企业中电池排产环比增长1.5%,需求保持旺盛。近期在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下,锂电产业链上游六氟磷酸锂、电解液、隔膜等材料环节出现不同程度涨价,建议关注锂电材料各环节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