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洪言微语
今天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强势反弹,截至午盘,上证指数上涨1.13%,报收3880.22点;深证成指大涨2.04%,创业板指涨幅达2.60%,成交额突破3400亿元。
两市半日成交额1.18万亿元,环比增长1500亿元,资金入场迹象明显。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同步上涨,整体市场情绪回暖,投资者终于从连日调整中看到了曙光。
板块表现上,结构性行情特征突出。CPO概念全线爆发,Wind CPO指数一度涨超10%,德科立、长光华芯、光库科技等个股20%涨停。AI硬件端成为资金主攻方向,玻纤、液冷、电路板等细分领域同步走强,特发信息3连板,中材科技、沪电股份封板。
行业层面,硬件设备、媒体娱乐、有色金属涨幅居前,涨幅均超2.5%。下跌板块中,水产股集体大跌,獐子岛、中水渔业跌停,民航股疲软,军工股小幅回撤,反映出资金正从防御性板块流向成长赛道。
驱动逻辑上,政策与基本面形成共振。工信部近日启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为科技产业链注入动力。同时,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10月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13%,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增速超30%,产业景气度持续验证。资金面上,机构与大户在芯片、通信板块净流入超36亿元,构建了政策预期、业绩兑现、资金接力的良性循环。
成长板块在前期的连续调整后,估值水平显著回落,技术层面的超跌状态为反弹创造了条件。这种政策推动、基本面验证、超跌反弹的多重驱动,使得本轮科技股的上涨具备更为扎实的基础。
领涨板块的解析显示,CPO概念的爆发并非偶然。光模块指数暴涨9.58%,光芯片指数涨7.18%,这背后是AI算力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全球大模型迭代和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光模块进入量价齐升周期。国产替代加速,国内厂商在高速光模块领域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玻纤作为电子基材,需求端受益于制造业复苏,中材科技等个股的强势,体现了市场对产业链中上游的重新关注。AI应用方向如实达集团4连板,商业航天概念午前发力,均显示主题投资机会仍在延续。
展望后市,市场或已进入布局良机。A股估值处于全球中等偏低水平,政策预期升温和流动性改善支撑反弹。市场情绪接近底部,春季行情窗口开启。沪深300质量ETF的发行,预示投资风格向优质企业倾斜。
然而,市场见底需要过程,反弹的持续性仍需观察。若想确认市场真正企稳,需要关注大盘能否带量突破60日线关键位置。在当前时点,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乐观,重点布局那些盈利拐点已现、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
投资寄语:
投资本质是陪伴价值成长,而非短期博弈。今天的上涨提醒我们,在波动中坚守研发与创新的企业,终将赢得市场认可。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必追逐每一轮风口,但应深耕于那些真正推动进步的方向。时间会证明,价值从不辜负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