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观点)
商业客
采访中多次强调企业要“练好内功,做好自己的事”,如今星盛商业在行业寒流中稳健前行,正是这一理念最生动的实践印证。
编者按: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步入结构重塑与价值回归的关键之年。随着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AI赋能精细化运营、消费圈层深化与业态跨界融合成为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在此时代节点,观点机构继续聚焦商业地产与消费市场的动态演进,于11月12日在上海举办2025观点商业年会,并同步推出年度系列报道——“向上的信心”。
我们将通过深入调研、交流和采访,呈现一批在不确定环境中主动破局、以创新定义未来的企业与人物,以此记录他们在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思考与行动。
站在深圳星河WORLD A 座33层的落地窗前,星盛商业行政总裁陈群生指尖划过窗外的城市天际线,向我们细致分享项目的脉络。
“你看,这是去年入市的星河双子塔项目,一栋西塔、一栋东塔;下方是深圳第三座星河COCO Park;往这边延伸,就是规划中的二期商业项目,还配套了一座大型剧场……”他的视线在窗外的实景与室内的图纸之间自如穿梭,言语间满是对项目的熟稔和热忱。
在他办公室内,一块展示板被各类图纸紧密铺满——《星河WORLD项目总平面图》《星河WORLD·COCO Park项目地块交通图》与《COCO Park项目的设计方案平面图》依次排开,图纸上的线条与窗外的建筑实景精准呼应,蓝色马克笔下的批注格外显眼,无声诉说着每个细节的打磨与考究。
这份对商业项目的热忱与执着,源于陈群生在商业地产领域数十年的深耕沉淀。
在华润的岁月里,他从基层一路成长,亲历多个标杆商业项目的全周期运作,练就了扎实的运营功底;后续在瑞安的经历,又让他在多元商业生态中拓宽了视野,沉淀了更全面的行业认知。
二十多年的行业沉浮中,他见证过港企与国央企的博弈交锋,亲历了消费市场的迭代升级,华润严苛的选品标准与港企的运营智慧,早也已融入到他的商业基因,成为执掌星盛商业的坚实底气。
步子要轻且稳:聚焦能力圈,守好基本盘
“别跟我说到处撒豆子,太夸张了。”谈及星盛商业近年来的战略调整,陈群生用“聚焦”二字精准谋定核心方向,语气中透露着对“精准发力”的坚定。
面对行业环境的深刻变化,陈群生于2023年初履新后,迅速跳出“规模惯性”以“战略聚焦+区域聚焦”为核心,为企业明确了更贴合自身实力与市场需求的发展新路径。“我们始终坚持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手有多长就做多远的事,保证项目做一成一,绝不盲目冒进。”
他的表述清晰传递出对“聚焦”战略的笃定——不再执着于分散的规模扩张,而是将资源集中在核心能力打磨与优势区域深耕上,以精准布局为既有规模 “提质增效”,夯实企业发展根基。这一战略调整,也成为星盛商业从“规模巅峰”平稳过渡、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稳健前行的关键转折点。
这一战略并非停留在口号,而是转化为实打实的行动。陈群生透露,近几年星盛商业从整体利益角度进行综合评估筛选,主动退出了一批项目,将核心资源集中在以大本营深广为核心的大湾区,并择机拓展长三角市场。
“星盛商业就是从深圳起步,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根基,大湾区的市场机会也能够提供我们深耕发展。”
观点新媒体观察到,这一聚焦策略已成效显著。目前,星盛商业已开业27个项目中,18个牢牢扎根大湾区;今年下半年即将开业三个项目里,深圳光明星河COCO City、深圳星河WORLD COCO Park二期仍聚焦大湾区核心区域,仅南京星河COCO City为长三角区域的战略性布局。
陈群生始终坚持“不做出样子不插旗”的原则,坚决避免盲目损害品牌口碑,用稳健的节奏守护品牌价值。
品牌力的筑牢离不开优质产品的支撑,在项目选择上,星盛商业有着明确且严格的准入标准。
“城市量级、区域位置、周边配套,三维度缺一不可。”陈群生解释道,他们只选择规模与潜力兼具的城市进入,而优越的区域位置和完善的周边配套,既能保障稳定客流,又能显著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靠谱的合作伙伴被视为项目成功的“压舱石”。谈及合作选择,陈群生直言,过往合作受挫的经历,让星盛商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倾向于国资平台及大型优质民企:“他们根基稳固,我们运营效率高,双方优势互补,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陈群生的稳健策略,也与星盛商业背后星河控股的发展基调高度同频。
“黄楚龙董事长常说,星河不做500强,要做500年。”提及经营理念,陈群生深有感触,即便在行业激进扩张的浪潮中,星河也始终保持克制与理性,这种稳健基因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显得尤为珍贵。
“现在中国做地产的没有一个不困难,做消费领域也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连续保持AAA主体信用评级,现金流保持平衡,这是稳健经营的底气。”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内功要厚且深:精耕运营,坚持长期主义
如果说华润的产品力严苛教会了陈群生“如何选对路”,那么港资的稳健则让他学会了“如何走得远”。
谈起星盛商业的发展故事,开业19周年的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是绕不开的经典标杆,这个项目不仅是企业坚持年轻力定位的成功实践,更是星盛商业践行长期主义的生动注脚。
据陈群生介绍,前两年星盛商业斥资四个多亿元,对福田星河COCO Park进行全方位硬件升级——更换老化的空调主机,换新改造南北区外立面、优化建筑动线与室内装饰等。这份不计短期成本、深耕长期价值的投入,连前来调研考察的新鸿基郭主席都赞叹不已:“民企能做到这样的长期投入,很厉害!”
然而,在陈群生看来,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始终要落到产品上:“商场最终拼的还是懂不懂运营,懂不懂服务,能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我们一直坚定定位年轻力,希望打造活力、多元、好玩、可持续的消费氛围。”他对COCO Park的客群有着清晰和精准的认知——主要覆盖18-45岁,核心客群是22-35岁年轻群体:“他们的消费力或许不同于奢侈品群体,有着更高的消费频次和复购率,这正是我们要深耕的核心市场。”
为了持续吸引并留住年轻客群,星盛商业不断为项目注入新鲜活力。
2024年,星盛商业旗下项目整体引入各类首店150余家,其中福田COCO Park占41家,凭借独家性与新鲜感持续引爆市场;同时,COCO Park产品线特有的星空广场也成为特色活动的常驻阵地,从机器人挑战赛、机器狗障碍赛到世界滑板节、二次元主题活动,让商场跳出单纯的消费场景,升级为年轻人追捧的社交聚集地与潮流打卡地。
此外,面对“港人北上”的消费热潮,星盛商业更是主动把握机遇的“先行者”。
2023年5月,星盛商业联合香港贸发局举办“港潮流”活动,吸引百余家香港商家参与,香港特首李家超亲临现场助力;今年5月,“港澳嘉年华”活动再度落地,让星盛商业成为港澳商家到深投放活动首选地。
如今,星盛商业已开通香港永东巴士直通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龙岗星河COCO Park的专属专线,并成为福田区唯一拥有“即买即退”离境退税资质的民营企业。
“现在港客消费占比达到20%—30%。”陈群生分享道,港客的消费场景也从最初的吃饭休闲,逐渐延伸到买菜、购买电子产品和特色商品,“无人机、运动出行装备这类产品很受港客欢迎,销量持续攀升”。
在精细化运营的深耕过程中,“会员体系是我们的重要抓手”。陈群生透露,目前星盛商业已拥有600万会员,2025上半年会员总量同比增长20%,活跃复购率接近50%,会员消费占比更是超过30%。这样亮眼的成绩背后,是企业对会员体系的持续优化与深度运营。
2023年星盛商业进行会员体系重塑,将原来的三级会员体系升级为五级,通过更细化的分级设置,为会员提供更丰富的专属权益。“积分可以直接返利、兑换停车票,还能当作现金在商场消费,这些实实在在的权益,有效提升了会员的消费意愿和粘性。”
同时,星盛商业搭建了覆盖美食、徒步、city walk、化妆美容等多个领域的线上小程序和社群矩阵。
陈群生解释,这种精细化的社群运营,能让会员从“僵尸粉”转变为活跃用户,形成了强黏性的消费社群,从而引导会员持续回到实体店消费,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联动。
个人的沉淀终成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石,陈群生在采访中多次强调,企业要“练好内功,做好自己的事”,如今,在行业整体面临压力的背景下,星盛商业凭借清晰的战略定位、稳健的发展节奏与精细化的运营能力稳健前行,这正是陈群生专业精神与商业智慧的最佳印证,也为商业地产注入了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星盛商业执行董事、CEO陈群生先生的采访补充(节选):
观点新媒体:您如何看待今年的消费环境?
陈群生:这两年确实面临不少挑战,我们合作的很多商家都感受到了明显的经营压力。回想疫情刚结束时,我们还为商家提供了不少的稳商帮扶措施来帮他们渡过难关,2023年消费市场稍有反弹,本以为能迎来好转,没想到2024年又进入下行通道。根据我们内部的统计数据,这两年消费者的客单价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消费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其实,房地产行业的波动对整体消费信心影响很大。现在市场呈现出一种矛盾状态:经济基础较弱的群体不敢消费,担心未来开支;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也因为对市场预期不确定,不愿意消费、投资,整体消费意愿都比较低迷。
尤其是中产群体,他们的资产缩水情况比较严重,但医疗、教育这些刚性支出又不能减少,这进一步挤压了他们的消费空间,也让消费市场的复苏更具挑战性。
观点新媒体: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星盛商业在战略上做了哪些调整?
陈群生:现在行业大环境下,做地产的没有一家不觉得难,做消费领域也同样面临重重考验。但值得庆幸的是,截至目前,星河控股一直保持AAA主体信用评级,现金流始终保持平衡,企业各项目运营都在正常推进,单从这点来看,我们已经超过了不少同行。就像黄楚龙董事长常说的,星河不做500强,要做500年。这种稳健的经营理念正是我们应对市场波动的底气。
2023年,星盛商业就提出了“聚焦”这个核心战略,具体拆解为战略聚焦和区域聚焦。其中,战略聚焦的核心是守住能力圈——不盲目追逐规模,而是集中精力打磨核心能力,深耕产品打造,做好精细化运营,把内功练扎实;区域聚焦则是明确发展重心,以大湾区为核心根据地,同时稳步拓展长三角市场。
星盛商业从深圳起家,在大湾区有着深厚的市场基础和资源积累,这里的商业机会足够支撑我们深耕发展。其实星河早期也在长三角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有过布局,但我们始终保持谨慎。我们一直坚持 “不做出标杆样态,绝不盲目插旗” 的原则,生怕因为急功近利的扩张,砸了星盛商业的品牌招牌。
观点新媒体:目前,星盛商业旗下已形成五大品牌矩阵,涵盖城市型购物中心COCO Park、区域型购物中心COCO City和iCO、社区型购物中心COCO Garden以及高端家居购物中心第三空间,企业未来在品牌发展上的侧重点在哪里?
陈群生:除了COCO Park外,我对社区型购物中心 COCO Garden比较看好。
现在商业地产市场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城市级、区域级的购物中心供应已经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想要做出差异化优势越来越难。反而社区商业还有不少空白机会,市场需求也比较明确,值得重点布局。
社区商业的核心定位就是 “服务社区邻里”,要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比如可以引入菜市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针对老龄化趋势增加银发经济相关的养老服务,再搭配教育培训班、理发店等便民业态,真正成为社区居民 “家门口的生活配套”。目前我们手上已经有四五个社区商业项目在进行调改,这类项目对体量要求不高,1-2 万平方米能做,2-3 万平方米也合适,一般控制在 5 万平方米以下,小而精的规模更能灵活适配社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