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融资难掩困局:中泰证券深陷债务、业绩与信任三重危机
创始人
2025-11-26 10:32:04
0

导读:对中泰证券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在于能否融到更多钱,而在于能否真正回归合规经营、专业服务的本源。

近日,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泰证券”)再度站上资本市场聚光灯下——不是因为亮眼业绩,而是因其密集的融资动作和不断暴露的风险。公司最新披露的定向增发注册稿显示,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与此同时,150亿元短期公司债已于11月20日提交注册。加上今年以来已发行的5期短期融资券(合计115亿元),中泰证券年内新增融资规模或将突破300亿元。

然而,如此大规模“输血”,并未缓解市场对其经营状况的担忧。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829.61亿元,其中有息负债逼近900亿大关;而真正可自由支配的自有资金仅80余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不足4%。更令人忧虑的是,这家曾以“新三板做市之王”闻名的券商,如今投行业务大幅萎缩,上半年仅完成1单IPO;净利润跌至巅峰时期的不到两成;高层接连“塌方”——前董事长因贪腐获刑十五年,原总经理因违规入股被重罚250万元。在债务高企、盈利乏力与内控失灵的三重夹击下,中泰证券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融资不断

难解“钱紧”与“赚钱难”双重困局

中泰证券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账上有钱、手里没钱”。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合并报表货币资金余额为622.66亿元,看似充裕,但其中542.34亿元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真正属于公司可自由支配的自有资金仅有80.32亿元。这意味着,一旦市场波动或客户集中赎回,公司可能面临流动性枯竭的风险。

为维持日常运营和业务拓展,中泰证券不得不频繁举债。今年以来,公司已通过5期短期融资券募集115亿元,并计划再发行150亿元短期公司债。加上此次定增拟募的60亿元,年内新增融资规模或将超过300亿元。然而,这些资金并非全部用于开拓新业务,而是相当一部分用于“借新还旧”——定增方案明确指出,15亿元将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

沉重的债务负担也带来了高昂的财务成本。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利息支出均在30亿元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已达18.12亿元,而同期净利润仅为8.02亿元。换句话说,公司赚的钱,近一半要用来支付利息。这种“利润被利息吃掉”的局面,让投资者对其偿债能力产生严重质疑。

盈利能力的持续萎缩,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恶性循环。2023年,中泰证券净利润短暂反弹至20.61亿元,但2024年又迅速回落至10.81亿元,几乎“腰斩”。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2.57亿元,净利润8.02亿元,虽看似尚可,但背后却是核心业务的全面退坡。

曾经的王牌——新三板做市业务,如今已风光不再。巅峰时期,中泰证券累计做市341家企业,稳居全国第一;而截至2024年6月底,做市股票仅剩29只,上半年新增挂牌企业仅3家,不足昔日零头。投行业务同样大幅缩水:今年上半年仅完成1单IPO和2单再融资,承销规模同比暴跌53.42%。在注册制全面落地、券商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中泰证券显然未能及时调整战略,错失转型窗口。

面对颓势,公司将希望寄托于财富管理、另类投资、做市等新方向。定增资金中,15亿元用于信息技术与合规风控,10亿元投向另类投资,10亿元用于做市业务,5亿元用于财富管理。但这些业务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收入,反而可能因前期投入加大而进一步拖累利润。正如公司在回复上交所问询时坦言:“若出现持续亏损、融资渠道受限等情况,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

高层“塌方”撕开内控漏洞

如果说经营困境是中泰证券的“外伤”,那么接连爆发的高管腐败案,则是深入骨髓的“内疾”。2024年8月,公司原董事长李某被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350万元。这位执掌中泰证券长达17年的“一把手”,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公款1003万元,受贿近4000万元,涉及股份转让、贷款审批等多个领域,甚至纵容亲属“搭便车”牟利。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孤立事件。2023年11月,证监会披露一起“窝案”:原总经理毕某国、投行董事总经理钟某春、投行总监张某林三人因违规入股拟上市公司被重罚。其中,毕某国作为公司二号人物,在任期间秘密持有拟上市企业股份长达五年之久,最终被罚250万元,并遭上交所公开谴责、一年内禁止参与IPO项目签字。

值得注意的是,李某与毕某国曾长期共事,均出身于莱钢集团,后一同转战齐鲁证券(中泰证券前身)。两人在推动公司2020年成功登陆沪市主板的过程中被视为“功臣”,却也在权力高度集中、监督机制缺位的环境中走向腐化。他们的落马,不仅是个体道德失守,更暴露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缺陷——董事会形同虚设、合规风控流于形式、内部审计失效。

事实上,违规行为早已渗透至基层。今年8月,青岛一名营业部员工因在微信群随意发布无依据的投资建议,且未提示风险,被监管出具警示函。此类事件虽小,却反映出公司合规文化缺失、员工行为管理松散的普遍问题。

在缺乏有效制衡的机制下,高管将公司资源视为个人提款机,把投行业务当作利益输送通道。这种系统性风险,远比一时的业绩下滑更致命。即便公司通过融资暂时缓解资金压力,若不能彻底重建内控体系、重塑企业文化,任何战略转型都将是空中楼阁。

眼下,中泰证券正试图通过大规模融资和业务调整重振旗鼓。但市场不会轻易原谅一家既“缺钱”又“失信”的券商。在注册制改革深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对中泰证券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在于能否融到更多钱,而在于能否真正回归合规经营、专业服务的本源。否则,再多的“输血”,也难以唤醒一个沉睡已久的巨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度新设俩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部... 11月25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百度方面了解到,百度发布设立技术研发组织相关公告,新设基础模型研发部,...
银行股增持潮起,股东用资本投票 近期A股银行板块再现股东与高管“真金白银”增持热潮,南京银行、成都银行等城商行接连披露大额增持公告。...
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 ... 证券代码:001211 证券简称:双枪科技 公告编号:2025-055 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
午评:A股放量上攻,AI硬件全... 来源:洪言微语 今天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强势反弹,截至午盘,上证指数上涨1.13%,报收3880.22...
通号集团:拟清仓减持所持366... 11月25日晚间,凯发电气(300407)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股东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688536,重大资产重组 【导读】思瑞浦筹划购买奥拉股份股权,计划自11月26日开市起停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闻言 11月25日...
80只公募基金正在发行中 有望... 本报记者 王宁 Wind资讯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计算,截至11月25日,有80只公募基金正在发行...
金价突然狂飙,怎么回事? 本轮金价急涨是降息预期升温、流动性改善与地缘风险抬头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11月25日,隔夜国际金价...
即时零售拖累利润 阿里猛攻美团... 11月25日晚间,阿里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即自然年2025年三季度)财报,即时零售与云业务成了...
普冉股份继续停牌 拟购买诺亚长...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5日讯 普冉股份(688766.SH)今晚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资产事...
市场调研机构:苹果今年有望重登... 财联社11月26日讯(编辑 赵昊)在新一代iPhone系列的推出以及消费者换机潮的推动下,苹果公司有...
获批开业!财险业迎来第90位成... 备受关注的一家新财险公司获批开业。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公布的批文显示,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
黑龙江海伦新季大豆量增价升 销...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大豆是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在我国农产品结构中占据关键地位。近年来,我...
品高股份涨停 营业部龙虎榜净买... 11月25日品高股份(688227)收盘价70.58元,收盘涨停,全天换手率8.69%,振幅0.83...
创投观察:连续“跌停”,软银怎... 如果日本股市有10%的涨跌停限制,那么软银集团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板了。整个11月,软银集团的股价...
11月25日深证绿色制造R(4...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5日,深证绿色制造R(470069)指数报收于2125.2点,涨1.98%,成...
一份来自乡村的邀请!临安区“天... 前言 近年来,临安更是以 “全国乡村运营策源地”的使命担当,自主创新探索出一套全国领先的乡村运营“临...
行业ETF美股盘初多数走高,银... 行业ETF美股盘初多数走高,银行业ETF涨1.54%,区域银行ETF涨1.51%,网络股指数ETF涨...
商务部研究院:即时零售冲刺万亿...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11月25日,商务部研究院联合美团闪购举办行业首个“即时零售生态开放日”活...
中石科技:董事陈曲、陈钰计划减... 每经AI快讯,中石科技(SZ 300684,收盘价:39.79元)11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北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