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
据中国日报报道,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17日抨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玩弄政治”,称可立即让鲍威尔走人。此前一天,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不会屈从政治压力,面对特朗普政府近期关税政策带来的复杂经济局面,美联储将重点考虑对抗通货膨胀。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说,鲍威尔早该像欧洲中央银行那样降息了,他总是“又迟又错”“越早走人越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美联储为何不急于降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馥伊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因为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在贸易、移民、财政政策和监管四大领域都实施了重大的政策变革,这些政策仍在不断演变,对经济的影响高度不确定,美联储将保持观望。
第二,是因为关税政策对美国通胀的推高可能高于预期。目前美国政府公布的加征关税幅度远超预期,而如果没有物价稳定,就无法实现长期强劲的劳动力市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资料图)
第二件事
据环球时报报道,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中国炼油企业对美国石油的采购量大幅削减了90%,转而以空前规模从加拿大进口原油。报道引述货物跟踪和分析公司Vortexa Ltd.的数据称,今年3月,从跨山管道终点附近的温哥华港运往中国的原油进口量飙升至前所未有的730万桶,这一数字有望在4月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石油量已从去年6月的峰值2900万桶下降至每月300万桶。
报道称,流向中国的北美石油的变化,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重塑全球贸易关系引发经济和战略混乱的又一例证。自去年5月加拿大跨山管道扩建项目投产后,中国对加拿大原油的需求便开始增长。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加征关税,需求量进一步提升。“因为贸易战,中国不太可能继续进口美国石油,”加拿大加中能源与环境论坛主席姜闻然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不会只依赖俄罗斯或中东地区,来自加拿大的原油将非常受欢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就明确声称,中国不再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和石油会给特朗普带来很大的压力。毕竟特朗普此前在竞选时提出的一个目标,就是重振美国传统能源产业、支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自己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因为高额关税会造成中美贸易停滞,这被美媒解读为特朗普在暗示“愿意和中国接触降低关税”。
当然,一向“霸权至上”的美国,眼看大陆市场凉凉,美国转头就又盯上了台湾这块“肥肉”。台湾“中油公司”最近和美国阿拉斯加天然气公司签了个天价LNG项目,就是液化天然气买卖暨投资意向书。双方计划建造440亿美元的输气管道,这个计划将在2030年后推进,目前还没有讨论具体的金额。岛内网友直接炸锅:"美国之前强卖给日本,日本没人要,现在这个烂尾工程,赖清德倒当个宝接盘?"更离谱的是,这个北极圈项目要面对永冻土、地震带等世界级工程难题。
目前,2025年4月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出“美台联动”的闹剧:特朗普政府一边在全球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在台海问题上暗戳戳搞小动作;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则抓住机会抛出“脱中入北”的荒谬计划,试图用经济主权换取“台独”幻想。这场看似精心设计的政治双簧,实则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与台湾当局的绝望投机。而中国外交部一句“玩火者必自焚”的社媒发文,不仅成为全网热议焦点,更揭示了一个铁的事实——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与历史大势面前,任何政治操弄终将沦为徒劳。
台湾民众也开始意识到,“抗中保台”的口号只是麻醉药,并不能真正保障台湾的安全和福祉。美国的高额关税导致台湾物价上涨,民众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就连一向支持民进党的台商协会也坐不住了,联名上书要求重启两岸经贸往来,却被扣上“中共同路人”的帽子。赖清德以为抱美国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实际上正把台湾推向火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谁也挡不住。台湾同胞与其跟着政客玩火自焚,不如早日认清现实,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共享和平与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