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黄金市场,一个诡异的现象正悄然上演:租赁黄金的热潮席卷全球。但这并非租赁首饰,而是成吨成块的金条,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惊人的市场操纵和潜在风险。 印度珠宝商已经苦不堪言,黄金租赁利率飙升至7%以上,直接挤压了Titan、Kalyan Jewellers等大品牌的利润空间。一家名为PN Gadgil的珠宝商高管更是无奈地表示:“根本没预料到利率会飙升如此之快,现在连应对措施都找不到!” 供应链也面临崩溃的边缘。美国黄金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全球银行竞相将黄金从伦敦、香港、迪拜运往美国套利,导致伦敦金库面临告急,印度本地黄金储备几近枯竭,进口商更倾向于将黄金运往美国赚取溢价,而非供应国内市场。
目前国际金价已突破3400美元/盎司,较2022年9月上涨逾一倍,并在3400美元的高位徘徊两年有余。网络上关于黄金的利好消息不绝于耳,但租赁利率突破10%的警报声,你是否听到了?这令人想起2013年,中国大妈们“抄底”黄金的往事。彼时,国际金价在4月15日暴跌9.1%,引发“大妈抢金”的狂潮,十天内扫荡300吨黄金,香港金铺更是被抢购一空。 她们以为抓住了抄底良机,却不知华尔街巨头们正悄然减持。仅仅半个月后,金价便开始持续下跌,至2015年底几乎腰斩。这些大妈们虽然并非在谷底抄底,却也深套六年,直到2019年才得以解套。
如今,黄金租赁利率的暴涨,其背后是两股强大的力量在疯狂做空。首先是“聪明钱”,即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他们敏锐地察觉到金价被高估,借入黄金抛售套利。然而,真正将利率推高数倍的,则是另一批出人意料的玩家:金矿老板们。 他们并非缺乏资金,相反,在黄金价格高达3400美元/盎司,而开采成本仅为1300美元/盎司,扣除税款后仍能净赚1800美元的情况下,利润之高已令人咋舌。 然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仍供不应求,而扩充产能则需要三五年时间。 因此,他们选择了一种“时空套现”的策略:向金融机构借入黄金,立即抛售换取现金,待未来需求下降后再开采新黄金归还。对他们而言,眼前的巨额利润才是最安全的。
然而,这种行为却导致了黄金在市场中空转:金融机构将租出的黄金再次租给其他人,甚至包括金矿老板自身,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推高金价,进一步抬升租赁利率。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边是租赁利率突破10%的危险信号,另一边华尔街投行却集体唱多,高盛将黄金目标价上调至3700美元,摩根大通甚至更为激进地预测金价将迅速突破4000美元。国内一些专家也纷纷跟风“唱多”,理由依旧是央行购金、地缘冲突、美元贬值等老生常谈。 但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回顾2013年中国大妈抄底事件,高盛正是当时悄悄将黄金评级从“买入”改为“卖出”的机构。
如今,高金价的背后,是租赁利率破10%的隐忧,是供应链的崩裂,是华尔街唱多与市场风险的强烈反差。 这是否预示着另一场黄金市场的风暴即将到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愿投资者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擦亮双眼,审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