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白酒界的"顶流"茅台,也有被年轻人晾在货架上的一天?上周去超市买料酒,正好撞见两个00后小姑娘站在茅台专柜前嘀咕:"三千多买瓶白酒?够我喝三年奶茶了!"这话要是让十年前那些抢飞天茅台的老板们听见,怕是要气得把保温杯里的枸杞都喷出来。
一、神坛上的茅台,曾经是饭桌上的"硬通货"
记得2012年那会儿,我爸单位发年终奖,最受欢迎的选项不是现金而是茅台酒票。 那时候饭局上要是能掏出一瓶飞天茅台,比现在掏出最新款iPhone还有面子。酒还没开瓶,饭桌上已经自动划分出了"懂行阶层"——能准确说出"酱香突出、幽雅细腻"这类评语的,立刻会被贴上"有品位"的标签。
我家楼下烟酒店王老板说过个真事:有年中秋节前,有个老板开着路虎来店里,二话不说搬空了他库存里所有53度飞天。**"那架势,跟现在小姑娘抢限量版盲盒一模一样。"** 只不过现在年轻人集的是星巴克城市杯,当年老板们集的是茅台年份酒。
二、年轻人为何不买茅台的账?
第一个原因简单粗暴——贵得肉疼。现在一瓶飞天茅台官方指导价1499元,实际到手价往往要翻倍。这个价格在年轻人眼里等于:15杯喜茶+20份炸鸡+2个月视频网站会员。95后同事小林说得更扎心:"三千块够给我家猫买三年进口猫粮了,买瓶酒?除非这酒瓶能长出猫来!"
更关键的是第二个原因——喝酒的场合变了。过去茅台是商务宴请的"社交货币",现在年轻人谈生意更喜欢约咖啡馆。上周参加个互联网公司的项目洽谈,甲方负责人直接说:"咱们楼下%Arabica见?我请喝手冲。"你看,现在连"我请你喝咖啡"都比"我请你喝酒"显得更高级。
最有趣的当属第三个原因——年轻人发明了新喝法。我表妹在广告公司工作,她说现在年轻人组局流行"茅台新喝法":兑冰红茶、加养乐多、甚至调成茅台奶茶。这话要是让老酒友们听见,估计要痛心疾首地说"暴殄天物"。但换个角度想,这不正说明茅台正在努力打入年轻人市场吗?
三、谁在偷偷鼓掌?
最开心的要数那些二线白酒品牌。五粮液、泸州老窖的经销商最近都在朋友圈发"平替攻略":"花十分之一的价格,喝出十分之九的体面"。有个做酒水生意的朋友偷偷告诉我,今年中秋他们主推的是一款包装神似茅台的酱香酒,"反正喝醉的人都分不清"。
精酿啤酒厂商也在偷着乐。现在年轻人聚会更愿意尝试各种果味啤酒,上海有个精酿酒吧老板说:"00后顾客最常点的组合是:荔枝海盐味啤酒配烤串,这要搁以前,老饕们肯定觉得是黑暗料理。"
但最让人意外的鼓掌群体,可能是茅台自己。去年他们推出的冰淇淋和巧克力,明摆着就是在向年轻人抛媚眼。虽然被网友吐槽"酱香拿铁喝起来像酒精消毒水",但至少说明这个老牌酒企已经意识到: 神坛再高,没有新香火供奉也会变成遗址。
四、白酒江湖的未来是...
前阵子参加了个品鉴会,有位老酿酒师说的话特别有意思:"白酒就像京剧,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年轻人现在不爱喝,不是酒的错,也不是人的错,是中间少了座桥。"
这座桥可能是更亲民的价格,可能是更有趣的喝法,也可能是更年轻的品牌故事。就像我那个把茅台兑雪碧喝的95后表弟说的:"你们老说这酒有多珍贵,可再珍贵的酒,不也是拿来喝的吗?"
说到底,茅台跌下神坛未必是坏事。至少说明我们的消费市场变得更理性了,年轻人更敢于用自己的钱包投票了。 毕竟,没有永远的神坛,只有不断变化的时代口味。
你最近一次喝白酒是什么时候?来评论区聊聊你对茅台"过气"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