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签字休战,美议员又借俄乌问题威胁对华加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特朗普会同意吗?
6月29号当天,特朗普的密友、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公开对华发“通牒”,准备对中国加征500%的关税。这是怎么回事?按照他的说法,由于在俄乌冲突期间,中国和印度采购俄罗斯的石油,这相当于是对俄罗斯提供了“支持”,因此他在提出一项对俄制裁新法案的时候,增加了关于制裁中印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对进口的中印产品加征500%的关税。其目的就是阻止中印继续“支持”俄罗斯,并迫使俄罗斯坐到谈判桌前。
怎么来看这件事?毫无疑问,这又是美国政客炒作所谓“中国援俄”话题。而类似的炒作,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几乎就没有断过。除了美国政客外,欧盟那边也曾接二连三的借此来向我国发难。6月中旬,欧盟还将两家中国小型银行列入制裁名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两家中资银行为俄罗斯绕过欧盟现有贸易限制提供了便利。另外,今年2月,欧盟在对俄罗斯发起第16轮制裁的时候,还将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制裁清单。
现在格雷厄姆又妄图借俄乌冲突威胁对华加征500%的关税,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这些反华政客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对付中国;第二,他们现在已经找不到其他理由来向我国发难了,只能这样一次次的“炒剩饭”。只不过这一次,印度也跑不了。 对于这项最新的法案,格雷厄姆还信誓旦旦的声称,特朗普同意他这么做。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强调,该法案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事实结果真的会像格雷厄姆所说的那样,特朗普会同意这份新的法案吗?就目前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来看,格雷厄姆“口嗨”的可能性很大,特朗普应该不会让该法案通过,即便是通过,其中关于对华加征500%关税的那一项也不会出现。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不久前中美双方刚签字休战,在贸易问题上达成“协议”。我国将加快向美国出口稀土,而美国相应取消对华有关限制措施。既然我国已经给到了特朗普想要的,那特朗普完全没必要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让中美经贸关系再次出现波折。倘若特朗普真的这么做了,那不是诚心给自己添堵吗?
另外,特朗普近日在接受美媒采访的时候,其涉华口风就明显变了不少,不再是一味用诋毁、抹黑的方式来谈中国,而是着重强调中美合作,声称中美“相处的很好”。当美国记者围绕所谓“中国知识产权‘盗窃’”、“美国电信系统遭黑客攻击”等这些子虚乌有的涉华话题,进行一些不怀好意的提问的时候,特朗普更是直接在回应中暗示“美国也做过很多类似的事”,这倒是打了美国记者一个措手不及,一时说不出话。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格雷厄姆暗示特朗普会通过对华加征关税的法案,显然有点不切实际了。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格雷厄姆口中法案最终会不会被通过,有一点是必须说明的,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我国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我国采购俄罗斯的石油,这完全是中俄正常经贸合作的一部分,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要知道,当前包括欧美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美国政客单单就把矛头指向中国,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双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