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神巴菲特的老师,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过:市场短期是投票机,但长期是称重器。
对于这一点,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的最为明显。
日前,随着基金“中考”成绩单的发布,和很多投资者一样,财富君猛然发现,除了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抢眼外,之前被市场“待答不理”北交所主题基金,现在几乎已经“高攀不起”,就在20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中,今年上半年涨幅最少的也接近30%。
而以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代码:014283)为例,该基金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到72.16%,在全市场基金中排名第3位,而其最近三年累计涨幅更是高达175.64%,在全市场基金中排名第一位。
大家都想知道的是,在指数化投资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这只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如何做到的呢?
(1)两大主题
基金“中考”成绩单发布,两类主题基金成为赢家。
财富君统计发现,就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突出,已经成为市场的上涨先锋,创新药主题基金、北交所主题基金成为市场表现最靓的仔。
首先,来看创新药主题基金,就在全市场涨幅前20名中,创新药主题基金占比超过六成,足以显示该主题的表现之强势。
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的年内收益登顶,而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华安医药生物A等基金涨幅均排名靠前。
其次,就是北交所主题基金。同期数据来看,业绩靠前的有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分别录得82.45%、72.16%的年内涨幅,均进入涨幅前五名,而在进入TOP30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共计4只,平均涨幅达67.33%,近1年平均回报超160%。
与此同时,财富君发现,全市场基金名称带有明显北交所字样,数量超过20只主题基金,在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全部都实现正增长,上半年涨幅最小的基金,同期回报也达到28.58%,远超过同类产品7.80%的平均涨幅,排名行业前5%。
北交所主题基金,大有一鸣惊人之势。
(2)全市场第一
不过,作为一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代码:014283),表现更加抢眼,不但今年成绩突出,而且最近三年的长跑能力,更是超出预期。
Wind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考”成绩榜单中,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以72.16%的净值增长率位居全市场(除QDII)第3名。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30日,过去三年华夏北交所创新精选以175.64%的净值增长率,位居全市场基金收益第一名。
其实,就在2023年,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还是当年的业绩冠军,当年全年的累计涨幅达到58.55%。
就从今年一季报来看,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的度前十大重仓股中,锦波生物、开特股份、路斯股份、康农种业、康比特、青矩技术、民士达、常辅股份、五新隧装、瑞华技术,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约基金规模59.47%,而重仓股民士达、常辅股份等均已走出翻倍行情。
除投资标的外,作为一名具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华夏北交所创新精选基金经理顾鑫峰,长年深耕北交所市场投资研究,善于通过“动态平衡”把握市场的多元化投资机会,从而为投资者创造了不菲的超额回报。
最新数据显示,顾鑫峰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超过5年,目前总共管理5只基金(分类单独计算),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2亿元。
(3)三重优势
很显然,作为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大家最为关心的是,它是如何取得这样的突出业绩的?对此,作为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的基金经理,顾鑫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重,机构优势。
上半年北证50指数上涨近40%,其实不仅是华夏基金,包括中信建投、万家等在内的北交所主题基金都跑赢了北证50指数。按过去三年来看,大部分北交所主动权益的主题基金都跑赢了北证50指数,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大约跑赢了150个点,成为过去三年收益率排名第一的主动权益基金。可以说,在北交所这个地方,公募基金充分发挥了主动管理的优势,起到了很好的价值发现的作用。
“北交所作为最年轻的证券市场,当前其机构参与者不算多,市场还不算太卷,还有很多没有充分价值发现的地方,因此,正是机构投资者可以充分发挥其研究价值,充分大展拳脚、进行价值发现的地方。这就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过去三年70%以上的北交所主题基金战胜了北证50指数。”顾鑫峰指出。
第二个,标的优质。
一个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本质上离不开好公司。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北交所市场的公司体量小,质地相对一般,但市场的走势却与大家最初的想法大相径庭,这可能跟很多人不了解北交所公司的来源有关。顾鑫峰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约为6065家,其中创新层企业2183家、基础层企业3882家;北交所的公司来自于新三板,先进入创新层,然后进入北交所。
也就是说,北交所的不到200多家公司,是从新三板6000多家公司中选出来的,由于基数较大,虽然体量相对较小,但整体质地是相对过关的,比如锦波生物、民士达,曙光数创等,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
第三个,十年磨砺。
而从华夏基金的层面来说,对于新三板、北交所非常重视,十年前就已开始布局。
早在2015年,新三板刚刚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顾鑫峰就被调到子公司华夏资本,成立专户从事新三板投资。2020年、2021年,随着首批新三板主题基金、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推出,顾鑫峰都是以基金经理的身份参与。
与新三板打交道超过10年,很多公司接触、调研也超过10年。北交所有家创新药公司,顾鑫峰第一次调研是2015年,当时还是新三板公司,当时有款创新药正在研制,1期临床还没做完,现在终于做完三期临床,于去年提交了上市申请,市值也翻了好几倍。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经理顾鑫峰自2021年11月23日管理基金华夏北交所创新精选以来,任职总回报为131.40%,相较基金业绩表基准同期表现实现了133.66%的超额收益。
(4)相信未来
那么,已经涨了这么多,北交所还能继续涨吗?下半年该如何布局呢?
对于这些问题,顾鑫峰认为,短期市场走势更多与市场风格有关,长期一定是跟公司自身经营发展高度相关。说实话,半年的时间是比较短的,更多与市场风格有关。
就在今年上半年,中证2000指数上涨近15%,万得微盘股指数更是上涨36%;这反应了市场在经济企稳复苏的相对早期阶段、同时伴随着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市场的一种自然选择。历史上看,每当市场环境是这种“经济复苏早期叠加流动性充裕”组合,基本上都是小盘股表现要相对好一些。
他指出,预测市场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预测中短期走势;金融市场有一个随机漫步理论,即反应了短期走势预测的困难。我们可以分析一些数据作为判断的参考。截止到目前,北证50动态市盈率68倍,创业板指数32倍,科创50指数是138倍,中证2000指数是134倍。代表大盘宽基指数的上证50指数11倍,沪深300指数13倍。
顾鑫峰强调,可能北交所的某些股票已经涨得比较高、估值比较贵了,但这个市场的好处就在于每年都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每年都有不少好的新公司来上市。我们的选择余地其实是越来越大的,对北交所市场的展望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想,这个判断在当前依然适用。
“让我们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顾鑫峰的语气,坚定而又自信。
上一篇:创新供给繁荣餐饮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