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宣称若俄乌50天内未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100%关税。此消息瞬间搅动国际风云。
贸易(资料图)
美国此番关税威胁,并非孤立之举。近年来,美国凭借其在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中的强势地位,频繁挥舞关税大棒,试图在国际事务中达成自身战略目的。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若俄罗斯不在规定期限内与乌克兰实现和平,不仅俄罗斯输美商品将面临高达100%的关税,那些与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也将被征收次级关税。
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对全球贸易秩序产生冲击。欧洲各国对此反应不一,荷兰首相吕特迅速表态愿为美国援助乌克兰买单,而德国却悄然推迟对俄能源禁令,欧洲内部在对待美国此项政策上出现明显分歧。数据显示,美国过往对俄制裁,已使欧洲汽车产业损失超120亿欧元,德国车企库存积压量同比暴增47%,足见制裁的负面影响正于欧洲持续蔓延。美国此举,不仅旨在向俄罗斯施压,还试图借此重塑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强化其对欧洲盟友的掌控。
面对美国的凌厉攻势,俄罗斯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反制措施。在外交层面,俄罗斯强调与美国保持对话的必要性,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的表态,虽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展现出俄罗斯沉稳应对外部压力的姿态。在经济领域,俄罗斯一方面积极寻求能源出口的多元化路径,俄罗斯能源部长紧急访华,意图扩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至日均80万桶,并以人民币结算,同时开放北极航道作为交换;另一方面,悄悄重启向印度出口打折原油的策略,单日出口量突破120万桶,力求在亚洲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点。在军事方面,俄罗斯军队在俄乌战场上持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尽管西方媒体时常唱衰俄军,但事实胜于雄辩。
贸易(资料图)
在库尔斯克战役等关键战事中,俄军不仅成功收复大片领土,还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等多条战线上保持进攻态势。不过,在俄罗斯积极应对的背后,两大关键弱点也逐渐暴露。一是人力资源短缺。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战争的消耗远超预期。据俄军总参谋部数据,2025年俄军伤亡人数同比激增68%,其中30%的伤亡来自顿巴斯地区。为填补兵员空缺,普京签署法令,允许无国籍人士和外国雇佣兵加入俄军,甚至招募中亚国家囚犯,并承诺每消灭1名乌军奖励1万美元。这些非常手段的背后,凸显出俄罗斯在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压力沉重。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程度极高,能源收入占联邦预算近30%。美国的关税威胁,叠加此前西方的多轮制裁,使得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暴跌45%,卢布汇率一度跌破100兑1美元。俄罗斯央行虽采取降息至20%的措施,试图刺激经济,但却导致卢布汇率波动加剧,资本外流风险上升。尽管俄罗斯在积极拓展与亚洲国家的能源合作,但短期内仍难以完全弥补西方制裁造成的经济损失。
贸易(资料图)
这场美俄之间的关税博弈,不仅关乎两国自身利益,更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美国而言,50天的期限是一场政治豪赌,若无法迫使俄罗斯就范,其国际威信将受损,国内对其外交政策的质疑声也将高涨。对俄罗斯来说,如何在人力资源短缺与经济压力沉重的双重困境下,维持国内稳定并在国际舞台上坚守自身立场,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未来,美俄关系走向何方,俄乌冲突将如何收场,全球都在拭目以待。